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粮食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旧址原为杨姓私宅,采用客家民居典型土木结构,天井布局,于1934年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驻地使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建设的重要实践 [3]。2006年,该旧址被国务院归入瑞金革命遗址,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作为沙洲坝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其保护现状良好,自1953年重建后持续纳入文物保护体系 [3]。
- 类 别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
- 时 代
- 1934年
- 公布时间
- 2025-08-06
- 地 址
- 江西省瑞金市
- 归入项目
- 瑞金革命遗址
- 组成部分
- 沙洲坝红色旅游区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始建于土地革命时期,原为当地杨姓家族私宅。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迁至沙洲坝,粮食人民委员部随之进驻此处 [2-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旧址停止使用。
1953年,当地政府对旧址进行重建修复,恢复了历史原貌 [3]。2025-08-06,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旧址作为第74项被正式列入,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金革命遗址 [1]。
建筑特征
播报编辑
旧址为典型的赣南客家民居建筑,采用土木结构建造,整体呈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央设有天井,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 [3]。
建筑墙体为夯土筑造,屋顶覆盖青瓦,檐口采用木质挑梁支撑。室内空间按照行政机关办公需求布局,设有会议室、办公室等功能分区,还原了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景 [3]。
文物保护
播报编辑
自1953年重建以来,旧址始终被纳入瑞金革命遗址保护体系。2006年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身份后,实施了专项保护规划,对建筑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并建立文物档案管理系统 [1] [3]。
2010年起,旧址作为沙洲坝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下进行了环境整治,包括排水系统改造、周边道路修缮及绿化景观提升 [2]。
关联遗址
播报编辑
在沙洲坝红色旅游区内,与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同期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旧址、总政治部旧址、财政人民委员部旧址等十余处革命遗址 [1-2]。这些遗址共同构成了中央苏区行政机构的完整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组织架构 [2]。
瑞金市现存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叶坪革命遗址群、沙洲坝革命遗址群、云石山革命遗址群三大片区保存最为完整,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属于沙洲坝革命遗址群的核心组成部分 [2-3]。
历史价值
播报编辑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的实物见证,旧址直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粮食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其机构设置、运作模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3]。
旧址的存在印证了中央苏区时期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通过设立专门粮食管理机构,有效保障了苏区军民粮食供给,为革命战争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