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中央财经大学
- 外文名
-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
- 简 称
- 中央财大、中财大(CUFE) [55]
- 所在地
- 北京市
- 创办时间
- 2025-08-04 [1]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1]
- 学校类别
- 财经类 [1]
- 学校特色
- 双一流(2017年、2022年) [20]
211工程(2005年) [21]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6年) [1]
2011计划(2012年) [22] - 主管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96]
- 现任领导
- 吴国生 [58](党委书记)、马海涛 [58](校长)
- 本科专业
- 54个 [1]
- 硕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截至2025年6月) [56]
- 硕士点
-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截至2025年6月) [56]
- 博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截至2025年6月) [56]
- 博士后
- 科研流动站5个(截至2025年6月) [56]
- 国家重点学科
- 一级学科1个 [56](截至2023年12月)
二级学科1个 [56](截至2023年12月) - 院系设置
- 26个学院(截至2025年6月) [5]
- 校 训
- 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17]
- 校 歌
- 《中央财经大学之歌》 [17]
- 校庆日
- 11月6日 [97]
- 地 址
- 南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97]
沙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顺沙路沙河段1号 [97] - 院校代码
- 10034 [59]
- 主要奖项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截至2023年12月) [1]
- 占地面积
- 1040000 m2 [56](截至2024年12月)
- 学生人数
- 普通本科生10241人(截至2025年6月) [1]
- 专任教师
- 1773人(截至2024年12月) [1]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前身溯源
- 初期建设
一、华北税务学校、中央税务学校
二、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
1951年9月,中央财政学院成立。 [2]
1952年8月,中央财政学院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 [2]
1953年8月,中央财经学院撤销。
三、中央财政干部学校
1953年4月,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成立 [2];同年,招收了中国第一批国家预算、金融等专业研究生;8月-12月,中央财经学院撤销,部分师资并入人大和北大。原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所有人员以及四校经济系的部分师生留在原址承办中央财政干部学校,财政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戎子和担任校长。
1956年,接收了新中国首批外国留学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经济学类的外国留学生。
四、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
195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成立 [2]。
- 后期组建
一、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5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与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2]。
二、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1983年7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独立建院,但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领导;1989年单独成立党委。 [2]
三、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
1960年1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成立,1969年被迫停办,1978年2月复校。 [2]
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2]
1997年,金融学被批准为首批财政部重点学科。
合并发展
1998年12月,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2]。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1]。
2003年10月,原国家人事部(现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批准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于2004年进行了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 [101]
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1];2005年以来,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等项目实施院校。
2006年12月,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3-4]。2007年,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首批高校 [24]。
2010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开展本科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同年, 学校成为国家“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院校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1] [25]。
2011年10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在原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立 [26]。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7]。
2016年11月,入选国家“111计划” [100]。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020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在广州市黄埔区揭牌成立 [29]。
2025-08-04,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成立 [30];同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发布《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31]。
2025-08-04,中央财经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 [98];6月16日,中央财经大学ESG研究所成立 [99]。
2025-08-04,由政府管理学院发起组织并经中央财经大学批准设立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智库机构——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108]5月,大连财经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战略合作签约。 [109]5月13日,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与中央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110]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下设有26个学院, [5]本科专业54个 [1]。
院系 | 专业 | ||
---|---|---|---|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79] | 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财政学(财政基础理论基地班)、税收学(全球税收治理菁英班)、 税收学(北理工“人工智能+税收”联培项目) |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80] | 金融学、金融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联培)、金融工程、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联培) | ||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81] | 会计学、财务管理 | ||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83] | 保险学、精算学、保险学(北理工“人工智能+保险”联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 | ||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82] | 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双学位项目)、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双学位项目)、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供应链管理-经济统计学双学位项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84]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双学位项目)、国际商务、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85] |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 |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87]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经济统计学双学位项目) | ||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88] | 管理科学(商务量化分析)、工程管理(建设经济管理)、大数据与管理与应用(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投资学 | ||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86]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国际政治 | ||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89] | 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训练 |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90] | 法学(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93] | 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工作(金融领域)、应用心理学(经济心理学) | ||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92]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品牌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 | ||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91] | 英语(财经英语)、翻译(财经翻译) | ||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94] | 电子商务(商务智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创新发展学院 [95] | 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 | ||
财政研究院 | |||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
中国精算研究院 | |||
MBA教育中心 | |||
继续教育学院 | |||
北京学院 | |||
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 | |||
参考资料: [28] [60]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
类别 | 数量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5个 |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 |
参考资料: [1] [23] |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1] |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62] | 工商管理、会计、法律、公共管理、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应用心理、软件工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艺术 |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 重点学科
类别 | 名称 |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参考资料: [57] |
类别 | 学科级别 | 学科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2个) | 一级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二级学科 | 会计学 | |
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 | 一级学科 | 工商管理 |
统计学 | ||
二级学科 | 政治经济学 | |
世界经济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交叉学科 | 经济信息管理 | |
跨国公司管理 | ||
参考资料来源: [11] |
- 学科评估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 | 评价等级 | 学科名称 | 评价等级 |
---|---|---|---|
应用经济学 | A+ | 法学 | B |
工商管理 | A- | 公共管理 | B |
理论经济学 | B+ | 社会学 |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统计学 | B+ | - | - |
参考资料来源: [12]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2人、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2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5人、首都劳动奖章5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4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 [1]。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中央财经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58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国家级课程,41门课程获批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单位。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和财经创业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5个,其中3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序号 | 专业 | 所在学院 | 序号 | 专业 | 所在学院 |
---|---|---|---|---|---|
1 | 财政学 | 财政税务学院 | 19 | 市场营销 | 商学院 |
2 | 税收学 | 财政税务学院 | 20 | 人力资源管理 | 商学院 |
3 | 资产评估 | 财政税务学院 | 21 | 供应链管理 | 商学院 |
4 | 金融学 | 金融学院 | 22 | 投资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5 | 金融工程 | 金融学院 | 23 | 管理科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6 | 会计学 | 会计学院 | 24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7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院 | 25 | 公共事业管理 | 政府管理学院 |
8 | 保险学 | 保险学院 | 26 | 行政管理 | 政府管理学院 |
9 | 精算学 | 保险学院 | 27 | 法学 | 法学院 |
1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保险学院 | 28 | 社会学 | 社会与心理学院 |
11 | 经济统计学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29 | 社会工作 | 社会与心理学院 |
12 | 统计学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30 | 应用心理学 | 社会与心理学院 |
13 | 应用统计学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31 | 新闻学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1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3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学院 |
15 | 国际商务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33 | 信息安全 | 信息学院 |
16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3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信息学院 |
17 | 国民经济管理 | 经济学院 | 35 | 电子商务 | 信息学院 |
18 | 工商管理 | 商学院 | 参考资料: [16] |
序号 | 专业 | 所在学院 | 序号 | 专业 | 所在学院 |
---|---|---|---|---|---|
1 | 金融科技 | 金融学院 | 8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
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9 | 广告学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10 | 文化产业管理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学院 | 11 | 书法学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5 | 贸易经济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12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6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13 | 翻译 | 外国语学院 |
7 | 城市管理 | 政府管理学院 | 参考资料: [16]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精品课程 [13-14] [35] | 管理会计学、营销风险管理、货币银行学 |
国家特色专业 [36-37] | 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 税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5] [38-39] | 外国财政、国际金融、高级财务会计、软件开发工具 |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1] [36] | 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保险、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 |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6-37] |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中心、财经外语实验教学中心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财政与税务 [102]、金融安全工程 [103]、法学 [104] |
注:仅展示部分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中央财经大学200余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部级精品教材。学校主持的9项成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目名称 | 奖项等级 |
---|---|
全球财经治理变革下的一流财税本科创新人才培养 [34]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建设与开放共享教学实践 [34]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问题链教学”创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 [40] |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41]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产学研合作,打造管理会计学精品课程 [41]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42] |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注:仅展示部分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奖项 |
---|---|---|
中国特色《金融学》课程建设与开放共享教学实践 | 李健、李建军、贾玉革、黄志刚、左毓秀、马亚、蔡如海、郭田勇、黄昌利、孙建华、魏建华、方意、鄢莉莉 | 特等奖 |
全球财经治理变革下的一流财税本科创新人才培养 | 马海涛、白彦锋、樊勇、梁俊娇、李贞、姜爱华、肖鹏、何杨、王文静、王怡璞、庞淑芬 | 一等奖 |
基于“五力”提升的跨校广义虚拟教研平台BVTP-BEST 模式实践 | 李建军、李健、蒋先玲、杨胜刚、邢天才、王小燕、张小岗、王辉、许志、王汀汀、郭金录 | 一等奖 |
基于“使命-能力-目标-评测”闭环的商科人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发与实践 | 林嵩、王瑞华、葛建新、于广涛、贾晓菁、姜峰、张云起、朱飞、王月英 | 一等奖 |
思政引领、赛学融通、多堂联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十年探索 | 赵景华、吕丽、姜玲、于鹏、邢华、张剑、李莎莉、王伟、那子晔、柴铎、黄志基、魏海涛、李海明、杨琳琳 | 一等奖 |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科技本科双培计划“金字塔”型质量保障工程 | 史建平、王辉、李建军、林政、尹志超、倪国华、戴韡彭、俞超 | 二等奖 |
“四融合一深化”的立体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重塑 | 赵雪媛、王伟、王彦超、郑登津、王百强 | 二等奖 |
公共价值+财经素养:多维嵌入式财经类高校 MPA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 于鹏、赵景华、王红梅、宋魏巍、张剑、李宇环、姜玲、曹堂哲、周湘林、张鑫媛 | 二等奖 |
一体二元四维六化 财经领域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尹飞、李伟、于文豪、吴韬、徐颖、陈华彬、杜颖 、邢会强、艾茜、肖芳、郭华 | 二等奖 |
参考资料: [43]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世界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等200余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14个学位项目获得AACSB、AMBA、英国精算师协会等知名国际组织的认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本硕博层次的全覆盖。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承担国家援外项目以来,先后对来自110余个发展中国家2700余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 [1]
2023年8月,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间,中央财经大学发起成立中外财经教育联盟(Alliance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AEME)。 [19]
2025-08-04,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和应用经济学系主任Shi Guanming教授来我校访问,校长助理陈斌开会见来宾,国际合作处处长葛建新、副处长郭枫参与座谈。 [44]
2024年1月,中央财经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73]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机构,以及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1]
科研平台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注:名单不全)参考资料: [45] |
类别 | 数量 | 名称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1个 | 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参考资料: [1] [32] |
类别 | 数量 | 名称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1个 | 中国精算研究院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2个 | |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创新平台 | 4个 |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
中央财经大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 | 7个 | 财经研究院、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资产评估研究所、证券期货研究所、财经法律研究所 |
参考材料: [32] |
机构名称 | 挂靠单位 | 机构名称 | 挂靠单位 |
---|---|---|---|
政府预算研究中心 | 财经研究院 | 数量经济研究所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台湾经济研究所 | 财经研究院 | 统计与市场调查研究中心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俄罗斯与东欧经济研究所 | 财经研究院 | 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 | 保险学院 |
资本运营与企业战略研究中心 | 财经研究院 |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 保险学院 |
环境经济研究所 | 财经研究院 |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信息学院 |
外汇储备研究中心 |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 法律与经济国际研究中心 | 法学院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发展规划处 | 中国公共资源配置政策研究中心 | 法学院 |
政信研究院 | 发展规划处 | 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财政税收研究所 | 财政税务学院 | 文化经济研究院 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中国财政史研究所 | 财政税务学院 | 传媒经济研究中心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 政府管理学院 | 现代逻辑研究所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 金融学院 | 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 | 金融学院 | 中财大画院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证券期货研究所 | 金融学院 | 文化艺术中心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民泰金融研究所 | 金融学院 | 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中国资产管理研究中心 | 金融学院 | 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金融专硕教学研究与案例中心 | 金融学院 | 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金融课程现代化教学创新中心 | 金融学院 | 邓小平理论研究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 | 会计学院 | 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管理研究中心 | 商学院 | 税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财政税务学院 |
英得杰国际企业研究中心 | 商学院 | 税法研究中心 | 财政税务学院 |
中日创业教育研究所 | 商学院 | 税收与计量研究中心 | 财政税务学院 |
中国创业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 商学院 | 体育经济研究中心 |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史研究中心 | 经济学院 | 经济心理研究所 | 社会发展学院 |
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 经济学院 | 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处 |
经济研究所 | 经济学院 | 中国民生经济研究中心 | 科研处 |
经济数据研究中心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中国公共采购研究所 | 科研处 |
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 科研处 |
政府预算管理研究所 | 财政税务学院 | 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 | 财政税务学院 |
资产评估研究所 | 财政税务学院 | 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 保险学院 |
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 | 财政税务学院 | 全球贸易与投资政策研究中心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大数据研究中心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商务研究中心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参考资料: [32]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4项。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高水平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1]
课题名称 | 等级 |
---|---|
环境税影响企业高质量绿色创新的机制和政策优化研究 [63]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房地产税政策在再分配中的切入和预期效应研究 [63]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人大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创新研究 [63]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碳价格信号机制与中国碳中和经济转型路径研究 [64]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保险扶贫防贫的机制、效果与优化研究 [64]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司法诚信视域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64]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创新成效研究 [64]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 [65]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互联网+”推动经济转型机理与对策研究 [65]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新动力研究 [65]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研究 [65]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65]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研究 [65]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4月,有纸本藏书226万余册(含古籍特藏图书4万册),中外文纸本期刊500余种,电子图书107万余册,电子期刊156万余册,数据库100余个,并建有学校教师文库、学者文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兼顾多学科发展及通识培养需要的综合馆藏体系。学校图书馆有馆舍两所,分别位于学校的学院南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学院南路校区图书馆于1987年启用,总建筑面积为6780.51㎡,可提供阅览座位1028个;沙河校区图书馆于2016年启用,总建筑面积为30501㎡,可提供阅览座位3019个,并设有各类型研讨室共31间,以及读者沙龙等特色空间。 [46]
- 学术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作为高质量的财经类学术期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财政、国家财政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设“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与会计”“理论经济”和“工商管理”等固定栏目,“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和“案例研究”等流动栏目以及“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栏。 [47]
《财经法学》杂志于2015年创刊公开发行,由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财经法学》编辑部编辑,为法学类中文双月刊。期刊每一期以一到两个主题为中心,组成“财经法治热点”专栏作为体现办刊定位的核心栏目。此外,期刊灵活设置如“专论”“争鸣”“判解研究”“域外法治”“评论”等栏目。 [48]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名
1997年,中国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更名后的中央财经大学题写校名 [17]。
- 校徽
中央财经大学的标志是以中央财经大学的标志雕塑——“龙马担乾坤”为核心主体。“龙马”在一个圆的包围下,又不拘泥于限制,腾空而跃,活力张扬,在时代的发展中充满活力与朝气。图形上“圆”既有传统的圆满之意,又有时代的和谐之意,寓意中央财经大学既有中国第一所财经院校之历史,又具面向未来之时代精神。对雕塑底座的应用,采用了向后而去的动感线条,与向前的龙马形成一种反向的拉动,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使其更具空间感,而且弧形的线条与校徽的外圆形成一种非连贯的呼应,构成类似印刻的古代钱币的外圆形象,暗含财经之意。同时,线条和龙马,以及标志的外圆,构成类似“太极”的形象,与龙马担乾坤相得益彰,极富传统气息,使其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17]。
精神文化
- 校训
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17]
- 校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3月,中央财经大学共有63个社团 [66]。
社团名称 | 简介 |
---|---|
青春红丝带 [67] | 有社团现成员190余人,防艾讲师团18人,致力于宣传艾滋病预防和生理健康知识 |
515交谊舞社 [68] | 是全校唯一一个以交谊舞为特色的兴趣社团,连续多年被评为校A类社团,优秀学生社团 |
逗你玩相声社 [68] | 秉持着“情怀讲相声,送大家欢乐”的精神,学习相声,讲相声,到创作相声,把相声影响到全校 |
国贸学社 [68] | 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关注经济形势,运用专业知识探索经济热点问题,形成个人独特见解 |
校区情况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12月,中央财经大学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56],共有2个校区,分别是学院南路校区、沙河校区 [55]。
沙河校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顺沙路沙河段1号
邮编:102206 [55]
该校区设有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学院、北京学院等 [69]。
南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55]
该校区设有有会计学院、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与心理学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等 [69]。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任期 | 姓名 | 职务 |
---|---|---|
1949.11-1952.6 | 中央税务学校校长 | |
1952.6 | 李涉 | 中央财政学院党总支书记 |
1962 | 秦穆伯 |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校长 |
1953.4-1953.12 |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校长 | |
1979.1-1985.11 | 戎子和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
1978.6-1983.8 | 戎子和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
1953.12-1955.8 |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校长 | |
1955.8-1956.9 | 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校长 | |
1959.4-1962 |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校长 | |
1960.7-1961.5 | 贝仲选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
1979.6-1982.8 | 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校长 | |
1964.10-1970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 |
1984.4-1985.11 | 陈菊铨 | 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
1985.11-1987.7 | 陈菊铨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
1987.8-1991.6 | 刘志华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
1994.8-1998.10 | 李玉书 | 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
1991.6-1996.7 |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 |
1996.7--2005.2 | 李保仁 |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1996.7—2003.6 | 王柯敬 |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
2005.2--2009.2 |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
2009.2--2015.1 |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
2003.6--2017.9 |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 |
2015.1--2018.9 |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
2017.9-2023.1 | 王瑶琪 |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
2018.9-2024.5 | 何秀超 |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参考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6月 [18] |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吞吐大荒
此雕塑坐落于学校校门区广场中央,面向学校正门,背依教学主楼,落成于2025-08-04,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为该校建校50周年创作。雕塑造型由龙马和象征乾坤的太极球组成,用青铜铸就,通高9米,称之为“龙马担乾坤”。按照中国传统说法,所谓“龙马精神”即“龙”与“马”有着共同的灵魂,马亦是龙。龙马担乾坤,体现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气派。雕塑的基座镌刻着韩美林先生之书法作品“吞吐大荒”,与雕塑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105]
中央公园
此设计坚持现代简约和功能性的理念原则,特别注重绿色生态营造,景观设计以草地为主,绿草如茵生机盎然,场地以东西贯通的主路为轴线,将校园各个区域有机连接起来,为校园的美丽画卷增添了充满生气的一笔。通过对环境的系统化设计与整治,努力营造可持续、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06]
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111-118]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姓名 | 成就 |
---|---|
蔡磊 | “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
王志泰 | 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北京校友会副会长 |
杨凌隆 |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
高继鲁 | 原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总经理 |
吕世杰 | 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 |
韩连贵 | |
参考资料: [49-50]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名称 |
---|---|
2021年5月 [51] | 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2022年2月 [20] [52] |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2025-08-04 [53]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
2023年5月 [54] | 被设立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上床下桌
暖气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住宿费1200元/年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2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