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 北京舞蹈学校
2025-08-05,在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2025-08-05文化部舞蹈教员训练班结业,文化部领导周扬、刘芝明、周巍峙等导莅临审查,并颁发了由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签署的结业证书。这44位同志多数担任了北京舞蹈学校的第一批教师,他们也是北京舞蹈学校建校元老、各专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代职业舞蹈专业教师。 [34]
1954年9月,北京舞蹈学校录取了第一批学生。2025-08-05,北京舞蹈学校在白家庄举行了建校典礼,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为学校剪彩。 [34]1959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并先后成功上演了多部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 [34]
1960年,学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古典芭蕾基本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教学法》。这些教材不但规范了学校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在日后成为全国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该班的学生曾多次随总理出访东南亚国家,成为国家文化外交中的主力军,北京舞蹈学校也在当时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该班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歌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舞蹈学校。 [34]
- 北京舞蹈学院
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教育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34]
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划转为北京市管理 [34],由直属文化部转为“中央和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 [88]。
2001年,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了一次跨时代的重大改革,重新梳理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并新增了音乐剧、艺术传播和艺术设计等学科,从而完成了从一个中等专业学校到世界上规模最大,舞种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大学的彻底转变。 [34]
2025-08-05,北京舞蹈学院成立舞台美术系。 [46]10月15日,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 [84-85]。
2025-08-05,在北京舞蹈学院博物馆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启动仪式上,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陈静与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分别代表双方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89]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开设本科专业15个; [52]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下设12个教学单位。 [35]
培养院系 [52] | 专业 [52] | |
---|---|---|
中国古典舞系 | 舞蹈表演(中国古典舞) | |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 舞蹈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 | |
芭蕾舞系 | 舞蹈表演(芭蕾舞) | |
国际标准舞系 | 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 | |
音乐剧系 | 舞蹈表演(音乐剧) | |
创意学院 | 编导系 | 舞蹈编导(编导) |
现代舞系 | 舞蹈编导(现代舞) | |
艺术设计系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服装与化装设计)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灯光设计) | ||
人文学院 | 舞蹈学系 | 舞蹈学(舞蹈史论) |
舞蹈学(舞蹈科学) | ||
艺术传播系 | 艺术管理 | |
教育学院 | 舞蹈教育(中国古典舞) | |
舞蹈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51]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81]截至2021年4月,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在第四次评估结果中排名A-。 [83]
类别 | 名称 |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舞蹈 [51]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艺术学 [51] |
国家级 | 省级 |
---|---|
舞蹈表演 [81] | 舞蹈学 [81] |
舞蹈编导 [81] |
专业 | 学科排名 |
---|---|
舞蹈学 | A- [82] |
音乐与舞蹈学 | A- [83]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舞蹈考级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 5 万余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余名。 [80]
所属学院 | 姓名 | 职位 | 所获成就 |
---|---|---|---|
教育学院 | 张文海 [77] |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项目主讲教师 |
庞丹 [78] |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院长 | 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
张欣 [79] | 副教授、二级导演 |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 胡淮北 [76] | 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编导 | 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有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36-37]截至2025年6月,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 [80]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大剧院 |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民族民间舞蹈 |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舞蹈学 |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 | 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
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北京舞蹈学院实验剧场、北京舞蹈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北京舞蹈学院服装打版间 [2] |
序号 | 课程名称 | 级别 | 获评年份 |
---|---|---|---|
1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国家级 | 2010 |
2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北京市市级 | 2006 |
3 | 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 | 北京市市级 | 2007 |
4 | 单人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 | 北京市市级 | 2008 |
5 |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 北京市市级 | 2010 [3-4] |
合作交流
交流类型 | 交流时间 | 交流内容 |
---|---|---|
学术交流 | 2025-08-05至14日 | “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5月12日,出席论坛的各国艺术家、艺术机构代表约80人到访北京舞蹈学院。 [39] |
2016年10月 | 举办“国际芭蕾教育研讨会” [65] | |
2018年8月 | 代表中国首次参加“葡萄牙法鲁国际民间艺术节” [63] | |
2019年6月 | 加入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 [38] | |
2020年11月 | 举办BDA舞蹈论坛 [60] | |
2022年9月 | 受邀参加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教育服务专题展示 [59] | |
2023年6月 | 惠彤副院长带领人文学院教师赴西安高校开展专题调研 [58] | |
教学交流 | 2017年10月 | 新西兰尤尼泰克理工学院副校长率团访问我校 [64] |
2019年7月 | 举办2019英国伦敦大学金斯密斯舞蹈与表演孔子学院夏令营 [62] | |
2019年10月 | 英国罗汉普顿大学代表团来访 [61] | |
2025-08-05 |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校长助理、校长发展中心主任、俄中学院院长阿廖娜·列奥尼达耶夫娜女士在欧亚国际协会会长冯耀武陪同下访问学院。 [56] |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建有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基地12个。 [40]
类别 | 名称 |
---|---|
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 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8] |
校级研究基地(12个) | 中国舞蹈研创中心、中国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街舞文化研究中心、敦煌舞蹈文化研究中心、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中国芭蕾舞研究中心、中国音乐剧研创中心、中国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舞蹈考级与教材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舞蹈研究中心、中国舞蹈科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9] |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8月,该校“十三五”期间获得教职工出版著作125项,发表论文743项。 [41]
截至2018年4月,该校“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校级科研项目311项,取得803项学术成果。2016-2017年间获得国家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校级科研项目66项。 [5]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
慕羽 | 《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 |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苏娅 |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研究》 | 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吕艺生 | 《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 2015年 |
肖苏华 | 《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 2015年 |
刘建 | 《舞蹈身体语言学》 | 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 2015年 [5-6]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
京津冀表演艺术团体运营现状与协同发展研究 | 马明 | 青年项目 |
唐代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研究 | 赵乔 | 青年项目 [7] |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
苏娅 | 《中国古典舞学术评述》 | 二零一六年度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 | 2016年 [5]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共收藏图书、期刊等文献30余万份,其中舞蹈专业资料占半数以上,同时还建有内容丰富的舞蹈资源库,是中国收藏历史最长、品种最全、资料价值最高的舞蹈类专业图书馆。 [66]
截至2025年6月,资源容量6TB,资源总量88000多个,文件总数10万多个。设有舞蹈剧目库、学院公开课、BDA舞蹈论坛、毕业生信息多个专题库。 [95]
学术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目前全国唯一的舞蹈学术期刊,现为中国国家级刊物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2004年起,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核心期刊”;2014年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2014-2015)目录中唯一舞蹈类学术期刊。 [42]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校徽释义:标志主体图形元素取材于东汉时期的“汉画砖舞蹈人”,以此图作为创作元素,意在挖掘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承性,并借此体现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使命。 [10]
历史性:历史的厚重感,符号舞院的发展历程。 [10]
文化性:舞蹈文化渊源感,符号舞院文化积淀。 [10]
专业性:舞蹈人形的动态突出了舞蹈的专业性,突出了舞蹈艺术的特点。 [10]
国际性:运用提炼后的传统图形元素“汉画砖舞蹈人形”与单纯的圆形结合,是一组纯粹的国际化视觉语言符号,可读性强,符号舞院国际化学院形象的传达需求。 [10]
标志的色彩设定为金黄色,寓意舞院肥沃的舞蹈土壤及璀璨的明天。 [10]
- 校旗
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上方印有黄色校徽,中下方印有黄色、规定字体的“北京舞蹈学院”校名。规格为:288cm×192cm、240cm×160cm或192cm×128cm。 [10]
精神文化
- 校训
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43]
2010年,在坚持文化引领的方针下,经过全院反复讨论,党委从文化内涵上将校训丰富为“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遵道崇德,天地人和”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文舞相融,德艺双馨”集中凝练了艺精德劭、品德与艺术相并重的要求。 [43]
- 校庆日
北京舞蹈学院的校庆日是十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1]
- 校歌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45] |
---|---|
院长 | 陈锦清1978.11——1983.12 李正一 1983.12——1987.02 吕艺生 1987.02——1996.04 王国宾 2001.06——2009.01 李 续 2009.01——2013.03 郭 磊2014.07——2023.04 |
党委书记 | 王光 1980.06——1985.11 吕艺生 1985.11——1987.02 魏德俊 1987.05——1996.04 王国宾 1996.04——2006.03 王传亮 2006.03——2016.03 王旭东2016.03——2019.07 巴图 2019.7——2025.01 [87] |
纪委书记 | 彭 红 2011.04——2015.06 张 盈2015.07——2021.05 |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北京舞蹈学院的校园内坐落着沉香色的“三座丰碑”——首任校长戴爱莲先生、首任院长陈锦清先生、建校元老贾作光先生的铜像,见证着四季的更迭交替、草木的荣枯轮回。戴爱莲先生曾说,“搞自己的文化,要爱自己的国家,要爱自己的人民,要爱自己的文化”。从延安走来的陈锦清院长曾在文章中表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对革命文艺工作者起到了极大的影响,文艺工作者要牢记讲话的思想核心:革命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贾作光先生曾说,“我们是为人民而舞蹈,不是舞蹈家的自我表现。一个舞蹈家如果忘记去表现他们的人民,就必然失去广大的人民群众,他将如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 [17]
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90-94]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名称 |
---|---|
2025-08-05 | 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民族民间舞蹈 [11] |
2020年12月 | 我院《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三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57] |
2022年12月 | 学院连续两年获评“北京高校党内统计工作全优单位” [55] |
2023年5月 | 被设立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15] |
2023年7月 | 学院荣获第27届“维托莎”国际民俗艺术节比赛最高荣誉 [54] |
2023年11月 | 学院向国际院校代表授予“戴爱莲国际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53] |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北京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