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府为明初重要行政区划,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元大都路改置 [1] [3] [5-6],属北平行中书省管辖。辖大兴县、宛平县2附郭县,并良乡、昌平、顺义、密云、怀柔5县及通州、蓟州、涿州等4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升格为顺天府 [1-6],标志着北平府行政建制的终结。
- 设置时间
- 明洪武元年(1368年) [1] [3] [5-6]
- 隶属机构
- 北平行中书省
- 更名时间
- 永乐元年(1403年) [1-6]
- 治所驻地
- 大兴县、宛平县 [4-6]
- 辖县数量
- 辖7县4州 [4-5]
- 下辖州名
- 通州、蓟州、涿州 [4-6]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徐达率军攻占元大都,同年八月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 [2-3] [5-6],初属北平行中书省。北平府承袭元大都路辖区,治所设于大兴县与宛平县 [4-6],两县分辖京城东部与西部区域。
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南京政权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升北平府为北京顺天府,作为行在(陪都)。北平府建制由此废止,其辖区整体转入顺天府管辖体系 [1-6]。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北平府辖区在明初涵盖京城及周边州县,形成双附郭县建制:
- 附郭县
- 大兴县:明初沿袭元代建制,隶属北平府 [1-2] [4-5],管辖京城东部及东南部区域 [4] [6]
- 宛平县:与大兴县同为附郭县,分管京城西部 [4-6]
- 属县
- 良乡县:位于京城西南,隶属北平府 [5]
- 昌平县:位于京城西北,明初属北平府 [5]
- 顺义县:明洪武元年由顺州降置,属北平府 [2] [5]
- 密云县:明初属北平府 [2] [5]
- 怀柔县:明洪武年间置,属北平府 [5]
- 属州
- 通州:明初领漷县、三河县、武清县、宝坻县,属北平府 [2] [5-6]
- 蓟州:领平谷县 [5]
- 涿州:领房山县 [5]
地理范围
播报编辑
北平府辖区涵盖今北京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县,其西部边界至沿河城地区(明嘉靖三十三年划归宛平县 [2])。东部辖境包含通州南部柳林镇(今通州区南)。北部行政范围延伸至密云、怀柔长城沿线,南部覆盖良乡等地 [5]。
职能机构
播报编辑
北平府作为明代初期畿辅要地,设有府衙及布政使司等管理机构 [4-6]。附郭县衙署均设在京城内,大兴县衙位于教忠坊(今东城区境,宛平县衙位于积庆坊(今西城区境 [4],共同承担京城民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