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庵双塔,又叫太宁寺双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太宁寺村北的太宁山腰,两塔相距30米,均为砖塔据县志载,两塔始建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修、现仍存金代风格。 [2]
北塔为八角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南塔为六角13层密檐式实心塔,都分为三部分:塔座、塔身、塔刹。双塔庵双塔旁有明万历“大明重修双塔碑记”“重修双塔寺记”石碑两通。 [4]
1993年,双塔庵双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5]2025-08-05,双塔庵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6]
- 中文名
- 双塔庵双塔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太宁寺村北的太宁山腰
- 所处时代
- 金至明
- 保护级别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编 号
- 7-0728-3-026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金皇统四年(1144年),始建双塔庵双塔。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修双塔庵双塔,现存为金代风格。 [2]
2025-08-05,易县双塔庵双塔保护维修工程获得开工许可申请。 [3]
建筑格局
播报编辑
结构
原建有双塔庵,因双塔而名,现僧房,佛殿已毁,仅存双塔,两塔东西相距约30米,位于东面的成其东塔,位于西面的称之为西塔,均为砖塔。 [2]
特点
双塔庵双塔塔身简洁,刹、座繁华,造型新颖,古称“云蒙叠翠”,为“易县十景"之一。 [5]
主要建筑
播报编辑
北塔
北塔创建于辽代,为八角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虽经明万历年间重修,但仍保存着辽代的建筑风格。塔通高17.4米,分为三部分:塔座、塔身、塔刹。塔座为须弥座,束腰部分放置一力士像于每角,每面分为两块,雕有图案祥云、蜗牛、蚯蚓、金鱼等。束腰之上为砖雕斗拱承托构栏,构栏上也雕刻有各种图案,上置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层正面辟拱形券门,门内有方形天宫,覆斗顶;正面两侧的斜面上各用砖雕一菱形棂条的窗户。每角处均有一砖雕7层小塔,之上为砖雕斗拱承托砖雕檐橡、飞橡等檐部,橡面为筒瓦,角梁为木质,端部置禽兽、风锋。第2层以上檐部均为砖叠涩而承托檐部。塔刹为2层仰莲承托宝光。 [5]
南塔
南塔创建于金,为六角13层密檐式实心塔,高10.58米,也分为三部分:塔座、塔身、塔刹。塔座为砖砌台上置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上置斗拱承托构栏,构栏之上置仰莲座承托塔身。第1层正面辟门,内为佛鑫,门券上雕有相对应的飞天。对面辟砖雕假门。其余各面置砖雕假窗或砖雕盘龙碑首,每角均有砖雕塔柱。第2、3层为檐式结构,均为叠涩砖承托檐部。塔刹部分自下而上为砖砌覆钵及13层相轮、仰莲、宝珠。 [5]
文物遗存
播报编辑
双塔庵双塔旁有明万历“大明重修双塔碑记”,“重修双塔寺记”石碑两通。 [4]
保护措施
播报编辑
1993年,双塔庵双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5]
2025-08-05,双塔庵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6]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双塔庵双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太宁寺村北的太宁山腰。
双塔庵双塔
交通指引
易县人民政府距离双塔庵双塔29千米,可自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