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初夏,周佛海从上海的黄浦港乘船去了日本,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周佛海在日本学习时,开始信仰共产主义。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一大代表,并被选举为副总书记。1922年3月,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此时周佛海动摇了信仰,逐渐与共产主义背道而驰。1924年9月,正式脱党并获准 [2]。周佛海一脱党,就走向了反共的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成为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主要策划者,暗中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进行谋求“和平”的勾当。2025-08-06,任伪“财政部长”、汪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汪伪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汪伪国民政府中央储备银行总裁”、汪伪国民政府警政部长”、伪“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汪伪国民政府物资统治审议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1942年10月,周佛海背着汪精卫开展了“效命中央”的活动。2025-08-06,国民党当局派专机将周佛海、丁默邨等人由重庆押送来南京,羁押在宁海路23号军统局看守所 [3]。2025-08-06,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高等法院对周佛海作出判决:周佛海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后蒋介石下令将周佛海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
- 中文名
- 周佛海
- 外文名
- Fohai Zhou
- 别 名
- 周福海
- 性 别
- 男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凉水井镇 [8]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2025-08-06,周佛海生于湖南沅水之侧的沅陵东乡杨树井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家人最初给他取名周福海,后改周佛海。 [6]周佛海有一个哥哥周佛生,一个妹妹周佛珍。父亲周奎久,在曾国藩属下做事。母亲姓马系福建人。1909年,父亲周奎久在前往福建赴任路途中病逝 [8]。
1917年5月,周佛海被第八联合中学开除,后在好友邓文伟、何亚雄、谢伯林等人的的资助下,先后到长沙、上海等地谋生求学。在上海的湖南会馆,老乡建议他去日本勤工俭学。
1917年初夏,周佛海从上海的黄浦港乘船去了日本,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周佛海在日本学习时,开始接触、阅读社会主义方面的书籍,对国际形势较为关注,对西方历史,尤其是俄国和德国革命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1920年夏天,周佛海利用暑假回沅陵省母机会,在上海拜访了《解放与改造》的主编张东荪。周佛海在张东荪办的《解放与改造》上发表过不少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陈独秀通过张东荪,约见了周佛海。周佛海就这样与陈独秀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暑假结束后,他返回日本继续学习。 [8]后来,他跟也是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的留日学生施存统,在日本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是所有共产主义小组中最小的一个——只有两名成员。 [6]
1921年7月,周佛海在日本鹿儿岛接到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信件,成为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一大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跟毛泽东一道,担任大会记录。中共一大选举中共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被选为组织主任,李达被选为宣传主任。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他在广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宣言》。一大会议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周佛海为副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部长,李达为宣传部长。中共一大结束后,因两个月内陈独秀未到沪,周佛海便留在上海一度“代理书记”。陈独秀回来后,周佛海奉党的指示,参加了上海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工作,后又奉命前往长沙、武汉、安庆等地,负责挑选各界民众代表,准备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弱小民族会议。周佛海返回上海后不久,《时事新报》揭出他十几岁时就在乡下结了婚,家有发妻和儿女,“现在又在上海与其同乡商界某人的女公子大谈恋爱,看来又要再度做新郎了”。消息一出,他不与组织告别,干脆带着恋人杨淑慧,于1921年11月初离沪,返回日本读书。 [8]
1922年3月,周佛海从日本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毕业后,在京都帝国大学读书的湖南老乡帮助下,也考入该校。此时周佛海动摇了信仰,逐渐与共产主义背道而驰。返回日本后,他实际上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不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
1923年夏,周佛海从帝国大学毕业。这时,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5] 1924年春,国共合作形成,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任广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戴季陶以每月200银元的高薪,邀请周佛海出任广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广东大学校长邹鲁又以每月240银元的高薪聘他兼任广东大学教授 [5] [8]。戴季陶、邹鲁都是国民党右派,极力反对国共合作。周佛海受他们的影响,革命思想动摇,与共产党的理论分歧越来越大。随着地位的变化,周佛海与共产党的思想矛盾日益加重。
1924年9月,周佛海终于声言脱离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共广州区执委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曾亲自登门劝说周佛海,但周佛海却无动于衷。 [2]周佛海一脱党,就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宣称自己要做一个“国民党忠实党员”,叫嚷“攻击共产党,是我的责任,是我的义务”,成为蒋介石翼下一得力谋士。周佛海加入国民党后得以重任。 [5]
2025-08-06,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17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发布命令,宣布开除蒋介石的党籍,并免去其本兼各职,“着全体将士及革命民众团体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4月18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纠合国民党老右派以及官僚、政客、买办、豪绅,在南京另成立国民政府,同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周佛海对汪精卫反蒋做法表示不满,遂向中央军校提出辞呈,辞去了秘书长与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当时,武汉的革命气氛高涨,周佛海决定出逃南京,追随蒋介石而去。途中,他写了《逃出赤都武汉》一文,大骂共产党,并以此向蒋介石表忠心。 [4]
1929年后,历任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
1931年,当选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
1932年,为了进一步巴结蒋介石,周佛海赶写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一书,给蒋独揽党政军大权制造理论根据,蒋大为青睐,将此书定为国民党中高级干部必读课本。投桃报李,蒋介石委任周佛海种种要职: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政训处处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中央民众训练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 [4]
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兼第五组组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等职。
1938年4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会议,这次会议,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周佛海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2025-08-06,周佛海由重庆飞往昆明。12月18日上午,汪精卫夫妇也离开重庆,飞到昆明。随后,周佛海随汪精卫逃往越南河内,叛国降日。 [4]继而,周佛海出谋划策,建议汪精卫开展“和平运动”,建立和平政府。周佛海会讲日语,和日本方面策划汪伪政权的要人关系密切,包办了与日本的勾结和谈判。可以说周佛海是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主要策划者。
1939年5月,周佛海随汪精卫等人一起飞赴日本讨论汪伪政府的成立问题。经过几番讨价,汪精卫集团得到了日本支持建立伪政权的保证。同年7月7日,汪精卫公开发表声明与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1939年7月,重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作出决议:永远开除周佛海的党籍;8月,重庆国民政府明令通缉汪精卫。
2025-08-06,日本的傀儡政权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周佛海是汪伪政府的主要组织者,握有实权,任“行政院副院长”、“警政部长”、“财政部长” [7]、“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储备银行总裁” [5]、“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
1942年10月,周佛海背着汪精卫,秘密派人潜赴重庆,面见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向他转达了自己的请求。戴笠立即把这一消息报告给蒋介石,蒋在戴笠写给周佛海的亲笔信上,批了一个“可”字。于是,戴笠把信和密电码一起托人带给周佛海。自此以后,周佛海背着汪精卫开展了“效命中央”的活动。他不断地通过设在伪财政部上海办事处的秘密电台,为重庆方面输送了不少重要情报。除向重庆方面提供情报外,周佛海还根据“指示”,安插重庆的特工人员,并向敌伪保释重庆方面的被捕人员,掩护他们在沦陷区内开展活动,并设计杀死汪伪国民政府特务头子李士群等。 [5]周佛海的这些活动,并非想抗日救国,而是为自己的将来寻找出路。
2025-08-06,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病死。汪死后,陈公博继任汪伪政府代主席,周佛海任行政院院长。 [7]
2025-08-0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陈公博宣布汪伪政府解散。 [7]周佛海在得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立即向蒋介石拍了急电,表示将他控制的1万多人的武装,维持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将上海奉给中央,并乘机向蒋介石表示忠心,“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后,宁愿死在主席之前”。 [5]
8月20日,周佛海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负责国民党对上海的接收。后蒋介石又应周佛海的请求,任命他为行动总队司令,得以全权指挥。
但是,抗战胜利后,国民要求惩办汉奸的怒潮席卷全国。周佛海投敌当汉奸那是不争的事实,全国人民对蒋介石包庇、重用汉奸的做法表示抗议,要求严惩大汉奸周佛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内的不少有识之士,也推波助澜,纷纷上书蒋介石,要求对周佛海等卖国巨奸严惩不贷。在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周佛海的处置,他命令戴笠将周佛海等“邀赴重庆暂避风头”。
2025-08-06晨,戴笠的专用飞机从上海江湾军用机场秘密起飞,机上坐着才当了40天“行动总队总队长” 的周佛海,还有丁默邨、罗君强等,戴笠随机陪同。中午11时半左右,飞机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随后,周佛海等人被秘密安排住进了白公馆。从此,周佛海便被软禁在白公馆,以后又被转移到当年美军顾问梅乐斯的寓所 [3]。
2025-08-06,在陈公博被枪决三个月之后,国民党当局派专机将周佛海、丁默邨等人由重庆押送来南京,羁押在宁海路23号军统局看守所 [3]。
2025-08-06开始,最高法院对周佛海进行了审讯。
11月7日,最高法院判处周佛海死刑。周佛海不服判决,提出申诉。声称他当年曾为重庆方面做了大量“地下工作”。最高法院驳回申诉,核准原判。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再一次呈请高院再审,经审判长、推事商裁,又一次驳回了杨要求再审的申请。 [3]
最高法院刑事第一庭于2025-08-06宣示的判决书中,依然核准了原判的死刑。
2025-08-06,蒋介石致电司法部,命令对周佛海进行改判。3月27日,周佛海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收押在老虎桥监狱。
2025-08-06,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反复无常的罪恶的一生,时年51岁。 [1] [3]
人物事件
播报编辑
- 被第八联合中学开除
1917年5月,一次学校提前上课,家住远处的学生赶不上课期,周佛海就带着学生去找学校评理。青年时期的周佛海年轻气盛,一拳击落了老师办公桌上的水杯和文具,后来又扯掉学校给他记大过的公告牌。此事在校园造成很大的影响,周佛海因此被第八联合中学开除。成长和求学环境的变化,激起了周佛海拼搏奋斗的豪情壮志。
- 获得特赦
关于周佛海最终能获得蒋介石的特赦,历来有三种说法:
陈布雷一生虽行事守分守法,可是他看重旧情,对当年相交至深、朝夕相处的首席助手周佛海,无论如何不能置身事外,见死不救,乃乘蒋介石在召见他时,破例向蒋请求。而蒋介石念及周佛海当年扈从之勤与战后助守京沪之功,也不能全然无动于衷。于是在陈布雷安排下,于1947年2月某日,周佛海妻子乃得由保密局副局长毛人凤陪同,前往南京黄埔路官邸晋谒蒋介石。
杨淑慧一见到蒋介石,就长跪在地,抽泣不止,一句话也不说。
蒋介石皱着眉头,看着跪在地上的杨淑慧,思索良久,便以低缓的语调对杨淑慧说:“起来,安心回去吧,让他再在里面休息一两年,我一定会让他再归来的。”
杨淑慧得到蒋介石的许诺,趴在地上又磕了三个挚诚的感激的头,含着眼泪随毛人凤出了官邸。
二说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帮的大忙。陈果夫、陈立夫与周佛海都是旧日的同事和朋友,私交笃厚。二人找到蒋介石,以周佛海抗战胜利前后,能按政府计划暗中布置军事,使国府得以完璧收回上海,顺利还都,不无微功,请蒋介石准予减刑或缓刑,蒋介石被二人说动了。
还有一种说法:周妻杨淑慧放出风声,态度强硬,称:“如老蒋出尔反尔,执意要判佛海死刑,我就叫他声名狼藉!抗战期间,委员长曾给过佛海几次手谕,我都拍成了照片,存放在香港一家外国银行保险箱内。如佛海被执行,我就将它在报章上公布,让天下人看看,自诩为抗战领袖的蒋某人是如何勾结汉奸的!”
蒋介石闻知,为不使自己“领袖人格”受损,便下了对周佛海死刑改判的特赦令 [3]。
主要著作
播报编辑
著有《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逃离赤都武汉》等 [4]。
其中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一书,给蒋介石独揽党政军大权制造理论根据,蒋大为青睐,将此书定为国民党中高级干部必读课本 [4]。
2025-08-06,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周佛海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收押在老虎桥监狱。
周佛海死里逃生,不禁感慨万千。在狱中,他赋诗一首:
惊心狱里逢初度,放眼江湖百事殊;
已分今生成隔世,竟于绝路转通途。
嶙峋傲骨非新我,慷慨襟情仍故吾;
更喜铁肩犹健在,留将负重度崎岖。
从这首诗里,不难看出,周虽然被改判无期徒刑,但心仍不死,希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继续为蒋介石卖命 [3]。
家庭生活
播报编辑
妻子:杨淑慧
周佛海有一个哥哥周佛生,一个妹妹周佛珍。父亲周奎久,在曾国藩属下做事。母亲姓马系福建人。1909年,父亲周奎久在前往福建赴任路途中病逝。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最活跃的政治投机分子。其个人政治色彩随着政治投机活动而变化多端,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大”代表之一,一度是政坛大红人物,之后投入蒋介石幕府,抗战爆发后转而又与昔日屡次反击的汪精卫合污,组成汉奸卖国政府,成为历史唾弃的大汉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