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国家一级运动员(中国运动员等级之一)一般指一级运动员
一级运动员,全称国家一级运动员,是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是指国家认可的在某个专项运动中成绩顶尖的专业运动员;在达到一级运动员条件后,可申请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1] [3];共有56个大项的77个小项拥有运动员等级评定标准。除常见的田径、篮球、足球之外,高尔夫、围棋、跳伞、轮滑、摩托车等项目也在其中。 [8]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4]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5]依照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依次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授予奥运会比赛项目一级运动员应当为全国比赛,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级)运动会,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单项比赛;授予非奥运会比赛项目一级运动员应当为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国单项锦标赛、全国单项冠军赛或同等水平的比赛。 [1]
运动员等级称号的管理实行分级审批、分级授权。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各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6]运动员应当在取得成绩后6个月内申请等级称号,一级运动员审批单位在收到申请材料后1个月内完成审核工作,并报相关的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该管理中心在收到申请材料后1个月内完成审核工作,并报总局审批。 [7]
- 中文名
- 一级运动员
- 属 性
-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
- 主管部门
- 国家体育总局 [1]
- 政策依据
- 《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
- 适用范围
- 田径、篮球、足球、高尔夫、围棋、跳伞、轮滑、摩托车等 [8]
目录
申请名额
播报编辑
(二)参加全国运动会获决赛权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分别为: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6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40%,第九至十二名不超过全队的20%。
(三)参加全国乙级联赛的各队运动员,申请人数分别为:第一至四名不超过全队的30%,第五至八名不超过全队的20%,第九至十六名不超过两名运动员。
授予条件
播报编辑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全国巡回赛年终总排名中单打四至十六名、双打二至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全国团体锦标赛中,前三名除授予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和获得团体四至八名的主力运动员;
(三)在洲际青少年(十个以上国家参加)的比赛中,获得各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四)在全国青少年巡回赛年终总排名中,单打前八名、双打前四名的运动员;
(五)在全国青少年团体赛中获得前二名的主力运动员(上场率应占三分之二,取胜占上场次数的三分之二)。
(六)在全大学生比赛中,获得单打前二名的运动员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报考要求
播报编辑
2021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24年开始,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校运动队。高校可根据本校建队实际细化确定认可的比赛、名次、主力上场队员标准等,并向社会公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