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寨遗址发现有外城墙和护城河,从而证明了娘娘寨是一座具有内外城郭的大型古代城址。共清理城墙、城门、房基、夯土基址、墓葬、灰坑、水井、陶窑等各类遗迹1600多个(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小型铜器、玉器等大量遗物。城址的发掘,对郑州地区乃至中国西周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是郑州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是在郑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座大型西周城址,具有重大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9]
2025-08-07,娘娘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10]
- 中文名
- 娘娘寨遗址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约200米处
- 所处时代
- 新石器时代至周
- 保护级别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编 号
- 7-0293-1-293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面 积
- 约 1000000 m2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2002年,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文物初步调查时发现娘娘寨遗址。
2004年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文物点调查复核时新发现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古城址。并被称为娘娘寨遗址,因其文化层堆积较厚,文化内涵重要,被列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先期发掘的文物点之一。 [1] [5]
2004年底至2005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娘娘寨遗址进行了初步考古调查及钻探,发现该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为1~5米,保存有两周时期夯土城墙。
2008年6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娘娘寨遗址城墙、夯土基址等进行重点解剖,同时组织探工对娘娘寨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在地表下发现外城墙、外城壕以及埋葬有众多墓葬的墓地。从而证明娘娘寨城址是座具有内外城郭的大型古代城址。 [5-6]
遗址特点
播报编辑
娘娘寨遗址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50多米,总面积近100多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近15000平方米。西北索河环绕而过,南部为龙泉寺冲沟。遗址现仍保留一个高出周围地表约4米×250米见方的台地,该台地隔河与前袁垌、寨河而望,寨墙基本上保存较好,部分墙体经过夯打,夯层明显。在夯层中见到有大量两周时期的陶片,断面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遗迹现象。城址外有一宽近50米的护城河,该护城河最深处达8米,加上城址土台高度可达12米,绕城址一周。 [6]
娘娘寨遗址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及出土遗物,考古工作者确认是一座由内城和外城两重城垣构建而成的两周时期的古城址。其中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进行修补,战国时期沿用;外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进行修补和使用。 [8]
文物遗存
播报编辑
娘娘寨城址共清理各类遗迹1600多个,遗迹主要有城墙、城门、房址,夯土基址、墓葬、道路、排水设施、陶窑、灰坑、水井、灰沟、土灶等。出土遗物多为陶器,还有石器、骨器、蚌器、小型铜玉器等。 [6]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 名称由来
传说为北朝时一个叫武威娘娘的军寨,娘娘寨因此得名。 [6]
文物价值
播报编辑
娘娘寨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娘娘寨遗址是新发现的西周时期城址。第二,娘娘寨城址的发掘,对郑州乃至全国西周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国内西周城址发现较少,西周城址的研究材料还比较匮乏,而娘娘寨城址发掘,为西周时期筑城方法、城墙结构、设防措施、功能布局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第三,娘娘寨城址的发掘是郑州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娘娘寨城址应是在郑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座西周城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第四,关于娘娘寨城址性质认识,可以解决一些重大历史问题。 [1]
娘娘寨遗址在地理位置和时代上与郑桓公东迁其民之事相和,当为郑桓公东迁其民之地。同时对探讨郑武公灭东虢国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文物保护
播报编辑
2025-08-07,娘娘寨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7]
2025-08-07,娘娘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10]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21年9月,娘娘寨遗址被评选为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3]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娘娘寨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约200米处。 [9]
娘娘寨
交通信息
自驾从荥阳市出发经索河路—广武路—科学大道—荥泽大道—娘娘寨遗址,全程大约1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