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寺座北面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由山门,中佛殿,后殿,钟鼓楼,瞭望楼,两庑及东西配殿等组成。中佛殿位于寺院的中心,把寺院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建筑在一个高50厘米的台基上,平而近似于方形。后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橡,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 [1-2]
- 中文名
- 崇明寺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城东南15千米的圣佛山东麓
- 所处时代
- 北宋至明
- 占地面积
- 1958 m2
- 保护级别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开放时间
- 8:00~18:00
- 编 号
- 5-2025-08-07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崇明寺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
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
1999年,国家文物局投资50万元,对转佛殿进行了落架大修。 [1-2]
建筑格局
播报编辑
崇明寺座北面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由山门,中佛殿,后殿,钟鼓楼,瞭望楼,两庑及东西配殿等组成。后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橡,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 [1]
主要建筑
播报编辑
中佛殿位于寺院的中心,把寺院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建筑在一个高50厘米的台基上,平而近似于方形。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四面修有砖墙,把柱子包在墙内。殿身中间,前后檐各开板门一道,前檐两次间设置窗户,六架椽屋。屋顶单檐九脊,筒板布瓦屋面,上施琉璃脊饰和吻兽,举折平缓,七铺作斗栱,出檐深远。殿内有一对“断梁”,利用两根直径同等长度的小梁对接,断梁正中缝下,用顺栿串承托,两端架于前后檐柱斗拱后尾上,巧妙地将屋盖重力平衡到前后檐柱上。 [2]
文物遗存
播报编辑
崇明寺内保存有宋淳化二年(991年)《创建救赐圣佛山崇明寺记》碑1通,明补修碣1方,清代重修碑1通。 [3]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崇明是根据佛教义理而得名,富有哲理意义,而且又是皇帝特别敕赐的名字,蕴含着大兴佛法,而教化黎民百姓之意,而老百姓俗呼其为狼谷寺。所谓狼者,豺狼也。崇明寺谓之狼谷寺,多不知其因,也许是崇明寺暴政横敛,收租逼租;或者是一些不法之徒,横行乡里,强奸民女。也许是崇明寺地处深谷野岭,常有野狼出没,所以老百姓呼之谓狼谷寺。 [1]
文物价值
播报编辑
崇明寺,属于佛教方面的寺庙建筑,是中国存有唐宋时期的早期建筑实例之一。崇明寺中佛殿历尽千年沧桑是中国古建筑中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此建筑是宋代遗物,但在建筑风格上,许多地方沿袭唐风,并且结构奇特,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5]
保护措施
播报编辑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高平崇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