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坐落于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1972年,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教育激励后人,阜平县委、县政府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毛主席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建起了城南庄革命纪念馆,1974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在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的基础上改陈扩建,更名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1]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纪念馆分为展览区、室外雕塑区、后山旧址区和生态休闲区。展览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广场占地6300平方米。纪念馆运用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以及先进的声、光、电、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下的光辉业绩。 [2]
2005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河北最美30景之一。 [3] 2025-08-06,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4]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馆内藏品总数1281件(套),陈列展览8次,社教活动场次41次,年度观众总数197309人次。 [7]
- 中文名
-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9:00-16:30
- 景点级别
- AAAA级
- 占地面积
- 170000 m2
- 馆藏精品
- 白求恩遗物、城南庄会议的议题文献、平型关战斗战利品等
- 类 别
- 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 投用时间
- 2005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晋察冀的边区阜平县城南庄,居住工作了46天。期间,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审视度势,调整了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还亲自起草了《纪念一九四八年五一劳动节口号》,第一次具体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 [1]
为继承传统,弘扬伟大的晋察冀精神,2005年,按照省委“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指示精神和阜平县“建设太行山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在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了纪念全省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并正式更名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1]
2011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设,建成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察冀”专题展馆、多功能报告放映厅、附属用房等工程建设。纪念馆不断发展壮大,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成为全国40多家机关和企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晋察冀精神、教育激励后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场馆布局
播报编辑
综述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纪念馆分为展览区、室外雕塑区、后山旧址区和生态休闲区。展览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广场占地6300平方米。 [2]
展览区
第一展厅分为序厅,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构筑坚强堡垒、建设模范边区、夺取抗战胜利五个部分。 [2]
第二展厅主要以“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基地与指挥中心”主题景观雕塑的形式对当时重要场景生动化,进而传达给参观者。 [2]
室外雕塑区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室外雕塑区位于展览馆的后广场,设有六组雕塑:聂荣臻和美穗子,邓拓、沙飞与新闻战士,李勇和爆破组,戎冠秀与受伤战士,国际友人白求恩,狼牙山五壮士,这些雕塑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晋察冀根据地的特点,加深了观众印象。在室外雕塑区中间放置自然卧石,上有毛主席的亲笔题词“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3]
后山旧址区
旧址区有两重院落,前院矗立着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铜像。后院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包括三排二十一间土坯房,其中有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宿办室,还有军区作战科、电话室和会议室。这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唯一完整保留的机关旧址以及毛主席进京之前唯一完整保留的居住旧址,原址原貌。后山脚下还有一条长约128米的防空洞,是由晋察冀军区工兵连的战士人工挖凿而成的,依旧保存完好。 [1]
馆藏文物
播报编辑
介绍 | 图片 |
毛主席关于城南庄会议的议题致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电(1948.4.25) | |
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城南庄会议致薄一波电(1948.4.26) | |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1948.4.30) | |
《新华日报》刊登的“五一劳动节口号” | |
毛泽东:《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1948.5.24) | |
战斗战利品:皮带、军刀、日本军刀、钢盔等 | |
晋察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用过的手榴弹袋、子弹袋、文件袋、短枪等。 |
判决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对叛徒孟建德、刘从文、刘进昌的判决书。
入党批准书 :国际友人付莱的入党批准书。
止血钳、拉钩 :白求恩遗物。
毕业证书 :抗大二分校毕业证书纸质、布质两份。
《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 :即《双十纲领》,1940年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
展览活动
播报编辑
2021年5月,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举办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6]。
相关历史
播报编辑
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聂荣臻同志以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毛主席亲笔授予“模范抗日根据地”光荣称号。抗日战争时期,以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边区是坚持华北抗战及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 [5]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40华里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曾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中国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阜平人口不足10万,2万余人参军参战,5000余人英勇牺牲,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5]
解放战争初期,晋察冀部队率先挺进东北,为后续部队进入东北打通了走廊,成为我党我军挺进东北、夺取华北的前进阵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春,毛主席率中央机关来到阜平城南庄,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确立了三大战役的战略构想,成为全国解放的重要战略支点。毛主席还亲自起草《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成立新中国的动员令。以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边区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和完善的建构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被誉为“建国基石”。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城南庄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5]
文化活动
播报编辑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以红色故事走进校园、晋察冀精神宣讲报告会、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寻访革命足迹等多种形式对红色晋察冀精神进行传播。 [1]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1983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1995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1996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2005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1]
2008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河北最美30景之一。 [3]
2025-08-06,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4]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 [1]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通
自驾车:从石家庄出发上京石高速至定州出口下高速,经唐县上保阜公路到阜平县城,向南行至城南庄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