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第九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
- 类 型
- 电影周
- 届 数
- 第九届
- 地 点
- 北京
具体情况
播报编辑
8月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在京举行。8月18日在京圆满落幕。华贸万豪杯“我的梦”体育短片十日赛作为本届国际体育电影周的领跑活动终于抵达终点,竞赛共诞生五部体育故事短片和五部体育纪录短片。十部短片18日晚在事先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了展映,由成龙、黄建新、张一白、师旭平、胡建礼等权威电影人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以及由张湘祥、莫慧兰、钱红、桑雪、邢傲伟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组成的冠军评审团和普通观众组成的观众评审团对每部电影进行打分 [1]。
活动特色
播报编辑
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五周年,本届体育电影周组委会将奥林匹克竞赛特色与体育创作相结合,创办“我的梦”体育短片十日竞赛。“我的梦”十日竞赛总策划王平久表示,“整体参赛作品由五个短片搭配五个短片的纪录片组成,纪录片将从不同视角切入,对同组短片的拍摄进行纪录,即‘故事里的故事’,纪录短片诞生过程,是短片的延展,与短片里的故事有所连接,又超越短片里的故事内容。”
与往届不同,2013年北京的体育迷能在家门口欣赏到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部最新最精彩的体育影视作品,内容涉及奥林匹克、竞技体育、户外极限运动等方面,类型方面除纪录片外,还有部分优秀体育故事片,让体育迷和广大观众一饱眼福。
本届亮点
播报编辑
此次竞赛在对新锐青年导演的扶持上引人注目,著名青年演员林鹏、音乐人常石磊、奥运冠军张湘祥、杨凌,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等都参与了其中作品的拍摄,除了阵容强大的权威评审团,张艺谋、李宁、白岩松、于丹、林丹都在拍摄过程中参与指导,鼓励十位新锐导演。
这次竞赛持续十天,采用了一种未曾尝试过的充满实验意味的比赛规则:限时、分组、命题比赛。参赛的十位新锐青年导演随机抽签两两组合,分成五组完成每组一部故事片和一部纪录片的拍摄任务,从构思到最终完成制作,十天交片参评。最终十部影片都如期“交卷”,十位导演共同完成了一次以电影为表现形式的竞技体育赛。本次竞赛的策划人王平久把比赛比作“年轻导演的拓展训练”,完成的作品只是展示的媒介,他觉得这次实验的真正意义也许在于每位参赛者作为导演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以及参与的电影人和大众对“体育电影”及“体育精神”的重新认识。
主体活动
播报编辑
第九届体育电影周内容丰富,涵盖开、闭幕式、“我的梦”体育短片十日竞赛、体育影视作品展映、户外运动系列活动等五大主体活动,并将国内外优秀体育影视作品送到社区、学校和部队展映,所有活动均免费或公益性价格向广大市民开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单元女主角、青年电影演员林鹏将担任宣传推广大使,并倾情出镜“我的梦”体育短片十日竞赛宣传片。
竞赛规则
播报编辑
第九届北京体育电影周组委会8月8日正式公布导演名单并举行分组抽签仪式。同时也向社会广发英雄帖,征集故事及演员,片中演员将根据需要由奥运冠军、奥运特定人物与寻常百姓参演。具体的竞赛规则与方式,即以“我的梦”为主题,进行短片拍摄和制作(包括短片一部及配合短片的纪录片一部)。组委会从报名的人员中选出10名参赛选手,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其中5名选手参与短片创作,另外5名选手参与纪录片创作。 组委会希望通过这种极具挑战性的竞赛形式,挖掘、鼓励、培养和扶持一批青年导演从事体育电影创作,2013年将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评选模式
播报编辑
本届作品征集评选工作,采取多渠道齐头推进的模式,征集的近百部作品,为保证入围作品质量,经过严格初筛最终超过60部作品入围北京站评选,参选作品制作精良、艺术水准较高,甚至曾经在国际电影节屡获大奖的影视作品也将呈现在评委们面前。组委会也将启动体育影视创作奖励机制,鼓励优秀体育影片创作。2013年参加意大利第31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全球总决赛的征集作品在数量与质量取得了新突破。组委会将对于北京站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支持主创人员前往米兰参与总决赛。
评奖结果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