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15th 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是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电影类奖项 [1]。
该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共有来自全球的1643部作品参与金爵奖的角逐,有17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 [2],最终《熊》获得最佳影片,高群书凭借《神探亨特张》获得最佳导演,弗拉德斯·巴格多纳斯凭借《指挥家》获得最佳男演员,乌苏拉·普鲁内达凭借《悲伤成梦》获得最佳女演员 [3]。
- 中文名
-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 外文名
- 15th 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
- 类 型
- 电影类奖项
- 国家地区
- 中国大陆
- 颁奖时间
- 2025-08-06
- 颁奖地点
- 上海大剧院
- 影 帝
- 弗拉德斯·巴格多纳斯
- 影 后
- 乌苏拉·普鲁内达
奖项历程
播报编辑
时间 | 日程 |
---|---|
2025-08-06 | 公布官方主视觉海报 |
2025-08-06 | 公布评委会全阵容 |
2025-08-06 | 公布全部入围影片 |
2025-08-06 | 开幕红毯仪式 |
开幕典礼 | |
2025-08-06至24日 | 金爵奖评选 |
国际影片展映 | |
2025-08-06至22日 | 金爵电影论坛 |
2025-08-06 | 颁奖典礼红毯仪式 |
颁奖典礼 | |
参考资料来源: [5-8] |
奖项主持
播报编辑
奖项评审
播报编辑
评审类型 | 评审姓名 | 评审职业 |
---|---|---|
评委会主席 | 让·雅克·阿诺 | 法国导演、编剧 |
评委会委员 | 伊朗导演、编剧、制片人 | |
张家振 | 美国制片人、导演、编剧 | |
海瑟·格拉汉姆 | 美国演员、导演、编剧 | |
李冰冰 | 中国演员 | |
乔治·巴勒菲 | 匈牙利导演、编剧 、演员 | |
张杨 | 中国导演、编剧、制作人 | |
参考资料来源: [3] |
提名名单
播报编辑
片名 | 导演 | 国家/地区 |
---|---|---|
《熊》(Khers) | 伊朗 | |
西班牙 | ||
《天空的颜色》(???????????? ????) | 印度 | |
《指挥家》(Дирижёр) | 俄罗斯 | |
中国 | ||
墨西哥 | ||
丹麦 | ||
中国 | ||
加拿大 | ||
乌克兰 | ||
英国、德国、法国 | ||
《第二春》(Isztambul) | 匈牙利、荷兰、爱尔兰、土耳其 | |
日本 | ||
《鼠王》(Rat King) | 芬兰 | |
芬兰 | ||
波兰 | ||
俄罗斯 | ||
参考资料来源: [13] |
获奖名单
播报编辑
奖项幕后
播报编辑
- 1.
- 2.伊朗电影《熊》获得该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这是该片导演克斯罗·马素米第二次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他曾凭借电影《代价》获得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他也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成立以来第一位两次获得金爵奖最佳影片的导演 [15]。
奖项评析
播报编辑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依然存在多年来的一个“隐痛”——参赛影片水准不高 [16]。大部分参赛影片都是没有听过的导演、无人知晓的演员,在一堆很烂的电影里,选几部不那么烂的,在一堆没有才华或才华平庸的导演里,选一个不那么糟糕的,奖项和影片质量互相影响,影片质量不好,奖项难以引起关注,奖项受关注度低,也就难以吸引好作品参赛 [17]。主竞赛单元是一堆沉闷、平庸、莫名其妙的电影,没法诞生潮流、大师、天才 [17]。
该届金爵奖的17部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绝大部分目前在IMDB上的评分也都不甚理想,就连最终获得金爵奖最佳影片的《熊》,IMDB上的评分也不高,在中国国内电影评分网站豆瓣网上也只有5.7分(2012年数据) [16]。
另一值得诟病的就是每届金爵奖都能保证在参赛影片中不低于两部的数量入选的华语片而言,水准有时候同样难以令人恭维,这些华语入围影片却又大多“犹抱琵琶半遮面”,以“未正式上映”为由拒普通观众以千里之外,该届金爵奖的《神探亨特张》和《萧红》也是如此 [16]。观众也就宁愿去看多年前的老片,也不愿意去看这些所谓的参赛影片 [16]。当然,鉴于主竞赛单元整体质量不堪,获奖的那些华语片,不能说不够格;只是,华语片必然参赛、获奖的定律,让电影节自娱自乐的味道很浓 [17]。这些都只能使人一方面对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选片标准和水准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影节的所谓“评奖”变得如同鸡肋 [16]。(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