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讲述了变性人翠丝由发现自我,到身心上正式由男变女转变过程的故事 [1]。
2019年,该片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提名 [6]。截止2025-08-06,该片在全球累计票房634018美元 [12]。
- 中文名
- 翠丝
- 外文名
- Tracey
- 类 型
- 剧情
- 出品公司
- 天下一电影制作公司、品今天下影视制作公司
- 制片地区
- 中国香港
- 拍摄地点
- 香港、泰国
- 导 演
- 李骏硕
- 编 剧
- 李骏硕、舒琪、李敏
- 主 演
- 姜皓文、惠英红、黄河、袁富华
- 片 长
- 114 分钟
- 上映时间
- 2025-08-06
- 对白语言
- 粤语
- 色 彩
- 彩色
- 电影分级
- IIB (香港)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安宜(惠英红 饰)与结婚多年的老公大雄(姜皓文饰)在同个屋檐下,一同育有儿子(吴肇轩 饰)与女儿(余香凝 饰),出嫁的女儿也已有孕在身,一切看似和乐无忧,但她竟却从未发现与枕边人原来是同床异梦。某日深夜老公接到越洋来电,得知儿时老友已在伦敦逝世,致电告知的是他的合法同婚伴侣阿邦(黄河 饰),并预计携带老友骨灰返港安置。与此同时,老公又安宜客串票戏的场合,重遇他儿时认识的昔日粤剧花旦打铃哥(袁富华 饰)。故友骤逝又加上巧遇故知,翻起老公许多往事,他决定坦承揭示深藏已久的秘密:他想要变性。安逸过著师奶生活多年的安宜,自认平静的婚姻生活顿时发生剧烈家变,她不知与家人将如何面对曾是一家之主,如今改名唤做“翠丝“的人 [2]。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出品人 | 李绮雯、陈硕罡、周焯华、林建名、高建行 |
监制 | 舒琪、廖婉虹、吴凯恩(联合监制) |
导演 | 李骏硕 |
编剧 | 舒琪、李敏、李骏硕 |
摄影 | 谭运佳 |
配乐 | 大友良英 |
剪辑 | 黎歌 |
艺术指导 | 黄俊达(肢体演技指导及设计)、陈凯(舞蹈编排) |
美术设计 | 张蚊 |
服装设计 | 张蚊 |
灯光 | 高永齐 |
场记 | 麦乐茵 |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3-4]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参考资料 [2] [5]
音乐原声
播报编辑
名称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
《TRACEY》 | 陈蕾 | 陈蕾 | 陈蕾 |
《ADAGIO in G MINOR》 | — | Tomasso Albinoni | — |
参考资料 [4]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 | 结果 |
---|---|---|---|---|
2018年 | 亚洲未来单元竞赛电影 | 《翠丝》 | 入围 | |
最佳男配角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
2019年 | 最佳男演员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
最佳编剧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
最佳美术指导 | ||||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作曲、填词、主唱: | |||
新晋导演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
最佳新导演 |
参考资料: [6-9] [13-16]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 评分 | 参评人数 | 统计截止日期 |
时光网 | 6.5/10 | 116 | 2024/9/12 [1] |
豆瓣 | 6.9/10 | 15575 | 2024/9/12 [17] |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作为华语影坛一部“跨性别”题材的电影,没有像《谁先爱上他的》一样有“死者为大”作为掩护,《翠丝》里面的家庭是因不够温情而迎来的崩裂。但实际上,《翠丝》已经比“同志”往前一步,涉足的是更为复杂的跨性别议题。该片像是是一部港版的《丹麦女孩》。纵观全片,观众最大的观感就是坦诚和舒服。
该片以一系列的编排把全片的核心冲突贯通,其节奏非常的流畅自然。加之影片对跨性别议题及其坦诚的关照,着实令人动容。片中人物对跨性别与同志议题直截了当的讨论,以及变装秀、自慰工具等内容的呈现,似乎都告诉人们:从同志到跨性别,《翠丝》完成了华语影像的第一次科普式呈现 [5]。(新浪网评)
《翠丝》在宣传定位上,主要放在大雄这个变性人角色。但是实际上,其实是描述大雄与安宜这个家庭对于两性以至性别认同的病态。主线落在大雄的家庭关系,以至从邦回来后,对于家庭的影响 [11]。(《讲。铲。片》评)
是香港首出以跨性别人士为主题的长篇剧情电影。这类型题材不难令人想起《丹麦女孩》,除了剧情对港片来说非常有新鲜感,还有就是提供给演员爆发演技的平台。虽然题材充满谈论性,但别以为视频也同样地推进得轰烈,《翠丝》一切都来得平实,调子更偏像文艺片。故事结构之完整,让观众能集中欣赏各演员所下的苦功和心思。尽管未敢用「优秀」来形容本片,但《翠丝》存在的意义,远比一切商业利益都来得有价值。视频在角色剧情主轴背后,道出了不少社会问题,提及争取平权的部分,相信在电影上映后能带来回响。在香港这地方,尤其近年大家对任何事情都来得敏感,简单如「做自己」也许就是本片带给社会大众当头棒喝式的课题 [10]。(香港《文汇报》评)
负面评价
电影的立场无罪,而过于直白的目的袒露及戏剧化的呈现,却能击毁一部影片的些许立场。同志与变性者的性爱如此,用外国人的搭讪来证明一个老年变装者的魅力也是如此。创组者们这些想当然的设置,往往让本有锋芒的跨性别群体反而再次陷入程式化和刻板印象的境地。
《翠丝》则还在变性后的故事上囫囵吞枣,仿佛家人同意了、儿子开明了、认同男性的性爱了,就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该片最后的温情叙事,实在是简化了变性者的实际处境,反倒失去了真实性。平心而论,大雄在经年之后去看前期安宜的演出确实令人动容的;可他仍要从母亲那里借来一个姓名“翠丝”,以在形式上获得来自长辈、传统世界的认可,这在该片立场的传达上其实是弱之又弱的 [5]。(新浪网评)
无可否认的是,姜皓文对于大雄这个角色相当尽力,而在效果上也看到前段才掩饰秘密那种缠纠的状态,后段较为轻松。然而姜皓文倘若再放松一点该更为自然,但算是演绎到大雄这个角色的挣札过程 [11]。(《讲。铲。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