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 外文名
- Hari sa hari, lahi sa lahi/THE KING OF SULU AND THE EMPEROR OF CHINA
- 类 型
- 历史
- 出品公司
- 北京电影制片厂、菲律宾文化中心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菲律宾
- 导 演
- 萧朗、邱丽莉、埃·罗密诺
- 编 剧
- 翟剑萍、苏叔阳、埃·罗密诺、茅茸、刘庆元、纳两索·雷耶斯
- 主 演
- 王心刚、维克
- 片 长
- 162 分钟
- 上映时间
- 2025-08-06
- 对白语言
- 汉语普通话
- 色 彩
- 彩色
- imdb编码
- tt0341387
- 主要奖项
- 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明朝永乐15年,皇帝朱棣御驾亲征西北,一统天下。在班师凯旋途中,他做出奉行“不征南洋十五国,遣使修好”的对外政策。太监郑和奏称,苏禄国王今岁来朝,众臣皆疑。朱棣则认为,若为明君,必言而有信。苏禄国君主东王来到造船海滩巡视,突然,部落酋长阿尤布和未婚妻阿丽雅各领一队人马拼杀过来。东王和将士们奋勇迎敌,阿丽雅被俘,阿尤布败逃。为了苏禄国永久的和平,东王亲自率舰队启航出访中国。东王的舰队抵达马尼拉时,国君设宴款待。酒宴正浓时,阿尤布闯入向东王挑战。东王技高一筹,制服了阿尤布,并封他为侍卫长。海滩上,已被东王封为女官的阿丽雅请求阿尤布一起逃走,被阿尤布拒绝。东王的舰队在海上历经艰险到达中国泉州。朱棣委派郑和在此相迎。郑和陪同东王使团北上赴京,途中,东王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海盗罗景龙和阿西尾随在后,伺机盗取大珍珠。阿西还结识了阿尤布。朱棣举行酒宴为东王洗尘。但在东王赠送的礼品中,却没有大珍珠。次日,朱棣和东王在武场竞赛技艺,不料东王险遭暗算。为此,阿尤布和纪纲厮打起来。深夜。罗景龙潜入使团住地,杀死侗王的儿子,盗走大珍珠。朱棣及时查明真相,将主谋纪纲治罪。两国君主一起登上长城,盟誓代代友好。御林军在纪纲府中搜出大珍珠,但此时东王已在回国的路上。朱棣令大臣火速追赶东王,送还他的大珍珠。东王重见大珍珠后,特派太子和侗王返京,将大珍珠赠给中国皇帝。阿西劝阿尤布谋反,被阿尤布刺死。东王让阿尤布和阿丽雅握手言和,以谢阿尤布的赤诚。在中国境内,东王不幸病故。朱棣下旨为东王举行盛大的葬礼,并封陆兰为公主,跟随苏禄国的继承人伊斯麦尔一起踏上回国之路 [4]。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其他参演人员 | 邹英、戴斌斌、陈丕勇、李勇、胡新月 |
职员表
制作人 | 马喆、曹彪、刘运昌、雷尼、马尼娜、吉雅、张起、李晓耕、约·弗拉斯奎斯 |
监制 | 胡其明、弗·加西亚 |
导演 | 萧朗、邱丽莉、埃·罗密诺 |
副导演(助理) | 刘安泰、格·古斯曼、埃都瓦多、多乔、罗多尔夫 |
编剧 | 翟剑萍、苏叔阳、埃·罗密诺、茅茸、刘庆元、纳两索·雷耶斯 |
摄影 | 汝水仁、马诺洛 |
配乐 | 王立平、卡亚比亚 |
剪辑 | 杨宗琦、塞拉芬 |
道具 | 王金宏、王松波、波·加西亚 |
美术设计 | 陈晓霞、祖绍先、菲尔 |
动作指导 | 阿·多诺佐 |
造型设计 | 孙月梅、胡·马纳罕、关军 |
服装设计 | 马强(服装道具设计)、董秀琴、查·阿西奥 |
灯光 | 徐和庆、张天如、富兰克林(又译为“富·埃鲁潘”) |
录音 | 王韵华、金文江 |
剧务 | 孙颖、张和、杰·奥坎波、洛·马帕、特·朗塞斯、卢乃善 |
场记 | 郑萌萌、夏梅 |
布景师 | 朱振江(置景)、周文彩(置景)、张瑞和(置景)、杰里·费尔南德斯(置景)、穆朝元(绘景) |
责任编辑 | 高振河 |
资料顾问 | 杜霭如、阿西里 |
特技摄影 | 袁景业、特奥·菲洛 |
特技美术 | 颜广仁、保·迪马兰诺 |
彩绘 | 侯荣恒 |
烟火 | 伦铁兵 |
拟音 | 刘万富 |
副美术 | 张文启 |
副录音 | 赵志伟 |
翻译 | 凌畹君、陈丽诗、石扬 |
译制导演 | 杨成纯 |
摄影助理 | 聂战军、王松、丹·迪莱纳 |
舞蹈设计 | 方伯年、蒙·阿布桑 |
舞蹈演出 | 中国歌舞剧院 |
演奏 | 中国电影乐团、菲律宾爱乐乐团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3-4]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展开全部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4-6]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为追求真实性,该片主创人员翻阅了大量史料,永乐皇帝的人物造型、化妆,皇宫仪仗队的排列方式、服饰和头盔式样都有史籍出处。而且,他们经过考证发现,明代帝王、贵族进食时也用餐巾,而且是丝绸绣花餐巾,于是,他们首次在电影中再现了这一细节 [7]。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获奖时间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
---|---|---|---|---|
1988年 | 1986-1987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2] | 特别奖 |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 获奖 |
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1] | 最佳道具 | 马强 | 提名 |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创作背景
该片故事取材于公元1417年菲律宾苏禄国王巴都葛·巴哈喇率全家及部属340多人漂洋过海访问中国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菲律宾驻华大使向中国文化部对外委员会负责人姚仲明建议将这一题材搬上银幕。时任中国总理的赵紫阳在访菲时商定了此事,并签定了两国文化协议的补充协议。随后,中方派出山东话剧院编剧翟剑萍到德州收集素材,开始剧创造作。剧本初稿完成后,菲律宾政权更替,此事暂告搁浅 [9]。菲律宾下一届政府上台后正式确认同意继续执行协议中的这一合作项目。中国电影局遂委托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菲律宾文化中心合作拍摄该片。过去合拍片的创作人员都是外国人为主,而根据协议,该片的摄制由中方创作人员承担主要工作 [8]。
拍摄过程
为拍摄该片,北影厂制作了大量明代服装道具,在摄影棚内两度搭制了被认为是该厂建厂以来最考究、最费工的明宫大殿。该片的外景从福建泉州到内蒙古包头,经杭州、苏州、北京正定、滦平、德州,由南至北转移了八处外影拍摄点,动员了上万人次和大量部队参加拍摄。为了抢时间,每处外景点均未等样片,拍完就转移 [8]。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 评分 | 参评人数 | 统计截止日期 |
豆瓣 | 7.5/10 | 376 | 2024/9/19 [12] |
专业评价
这是一部整体上把握比较成功的佳作,是一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历史传奇故事片。该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苏禄国王跨洋过海来中国和永乐皇帝结下的深情厚谊,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故事曲折,情真意切。特别是人物刻画颇见功力。无论是苏禄国王,还是中国皇帝都没有“神化”,既写了他们的才智和业绩,也写了他们的内心矛盾和失误,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真实性。扮演苏禄王的维克和扮演中国皇帝的王心刚的精彩表演使影片增色不少,其他演员尽管来自不同国度,但表演风格朴素真挚,使影片在艺术上能浑然一体 [10]。(原《电影通讯》主编李文斌评)
该片编导大胆构想,浓墨重彩,虚设了除帝王、后妃、郑和之外的诸多大臣、海盗、情侣等活生生地人物,编撰了仇杀、情袭、盗宝、欢宴、葬仪、盟誓等生动的情节,以珍珠、玉镯分为表达两国帝王之间、臣民之间深情厚谊的两线,贯穿始终,引出一连串跌宕起伏、情真意切的故事,曲拍离奇、错落有致,观众的心情亦随这些“非奇不传”的情节喜怒哀乐 [11]。(《山东工人报》评)
该片的编导们苦心于大局宏图,又潜心于微细的“龙眼”,使影片骨壮肉丰,神高色润,艺术地描绘出了一幅中菲友谊的历史画卷。为表现影片的宏旨,编导不惜篇幅,从大的方面进行渲染,这些场面犹如影片的主题,给人以真实自然之感。同时,影片又精心安排,巧设细节,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亮相,从而成功塑造出了苏禄国王与永乐皇帝的形象 [5]。(《山东经济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