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蔡明亮考入中国文化大学影剧系。在校期间开始写舞台剧剧本,并执导《速食酢酱面》《房间里的衣柜》等作品 [10]。1984年,其担任编剧的电影《小逃犯》提名第2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11]。1993年,执导作品《青少年哪吒》获得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铜奖,蔡明亮也因此跃升国际影坛 [10]。次年,执导作品《爱情万岁》获得金狮奖、费比西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他也凭借该作品获得最佳导演奖,奠定在影坛地位 [1] [10]。1997年,执导作品《河流》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国际新闻奖等国际奖项。次年,执导作品《洞》获得最佳亚洲影片奖,蔡明亮也凭借该作品获得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亚洲导演。2001年,凭借《你那边几点》获得第46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该作品也获得最佳影片奖 [10]。2005年,凭借《天边一朵云》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10]。2009年,被邀请到罗浮宫拍摄电影《脸》 [15],该作品成为卢浮宫首部馆藏电影 [16]。2013年,凭借《郊游》获得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2]。2019年,凭借《你的脸》获得第21届台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
蔡明亮是台湾电影史上首位较专注同性恋题材的导演,其作品经常体现同性恋的困扰和挣扎。他的作品意象丰富,水是最常用的符号,通常采用对身体官能和性的大胆描写来反映现实 [14]。2025-08-06,获得由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位。 [13]
- 中文名
- 蔡明亮 [17]
- 外文名
- Ming-liang Tsai、Ming-liang Cai [17]
- 国 籍
- 马来西亚 [17]
- 出生地
- 马来西亚砂劳越州古晋市 [9]
- 出生日期
- 2025-08-06 [3]
- 星 座
- 天蝎座 [89]
- 血 型
- A型 [7]
- 毕业院校
- 中国文化大学 [10]
- 职 业
- 影视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
- 主要成就
- 第6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18]
第21届台北电影节 台北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最佳导演奖 [19]
第17届台北电影节 台北电影奖 最佳导演奖 [19]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评委会大奖、金鼠奖 [19]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导演 [19]展开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早年经历
2025-08-06,蔡明亮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沙劳越州古晋市 [89]。当地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彼此因种族和宗教的背景差异,产生一定的文化隔阂。但是对于蔡明亮而言,族群间文化差异并不存在,人与人之间都是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的朋友,这种成长背景也丰富了他用更多元化的观点看世界。1977年,蔡明亮高中毕业后来到台湾,并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影剧系。 [10]
影视生涯
- 早期剧本编撰
1981年,蔡明亮执导舞台剧剧本《速食酢酱面》。次年,又执导舞台剧剧本《黑暗里打不开的一扇门》。1983年,蔡明亮自编、自导《房间里的衣柜》,并独自一人演出了该作品;同年,从中国文化大学影剧系毕业。之后的十年,蔡明亮在电视领域从事剧本写作 [10],先后撰写了《小逃犯》《策马入林》《好小子3:苦儿流浪记》等作品 [20-22]。1984年,其担任编剧的电影《小逃犯》获得第2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提名 [11]。1989年,蔡明亮回到电视圈后,完成了《我的英文名字叫玛丽》《海角天涯》等剧本及数部单元剧的执导工作,这成为他前几部电影长片的前置准备工作。 [10] [23]
- 发现李康生
1991年,蔡明亮在拍摄剧情片《小孩》时,在一个青少年聚集的电动游乐场里发现了没有接受过表演课程的李康生,李康生也成为了他最钟爱的演员。蔡明亮根据李康生的经历编写了剧本《青少年哪吒》,从此李康生便以小康为名,成为蔡明亮影片中的核心人物。 [10] [24]
1993年,蔡明亮将剧本《青少年哪吒》拍成电影,这也是他的电影处女作,他也凭借此部作品获得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并在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夺得铜奖,从此跃升国际影坛。 [10] [25]
- 佳作频出
1994年,蔡明亮执导的电影《爱情万岁》上映 [75],影片通过少量的言语对白呈现了台北的冷漠与疏离,特殊影像书写风格惊艳国内外,该作品也获得了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费比西奖、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蔡明亮凭借此作品获得了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奠定在影坛的地位。 [10] [26]
1997年,蔡明亮执导的电影《河流》获得柏林影展银熊奖和国际新闻奖、芝加哥国际影展银雨果评审特别奖、圣保罗国际影展影评人奖、新加坡国际影展评审特别奖。 [10]
2025-08-06,蔡明亮首次抵押拍摄的电影《你那边几点》上映,该影片获得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摄影奖、第46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第3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和个人特别奖,蔡明亮也凭借此作品获得最佳导演奖、第46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 [4] [10] [72]
2025-08-06,蔡明亮编导的22分钟电影短片《天桥不见了》上映,该作品场景以台北火车站前的天桥被拆除后为创作开始,衍生出令人感动的故事。此片还获得了第39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提名。 [5] [27] [71]
2025-08-06,蔡明亮编导的作品《不散》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 [70]。该影片描写对老戏院福和戏院的情感,短片虽讲爱情故事,但主角实际上是福和戏院。此前,蔡明亮在《你那边几点》这部作品是不但在福和戏院取景,还在这里举办过首映会,吸引了大批影迷,后因福和戏院歇业,蔡明亮便租下福和戏院半年打算拍短片。恰逢李康生的短片剧本出炉,蔡明亮便有了拍摄《不见不散》这部短片的计划。《不散》这部作品还成为第四十届台北金马影展开幕片,并获得了金马奖年度台湾电影以及多项提名。除此之外,蔡明亮凭借该作品获得法国南特第25届三洲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青年评审团奖和土耳其伊斯丁堡国际影展最佳国际影片金郁金香奖。 [10] [28]
2006年,蔡明亮受法国罗浮宫邀请,以典藏在罗浮宫的艺术作品为主题拍摄电影,他以达芬奇名画《施洗者圣约翰》及背后的故事“莎乐美”为主题创作 [36]。2009年,完成作品《脸》,此片成为了罗浮宫典藏的第一部电影。 [35] [37-38]
- 最佳导演
2013年,蔡明亮完成新作《郊游》,他表示该作品是他最后一部剧情长片 [41];11月23日,蔡明亮凭借《郊游》获得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33]。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34]
2025-08-06,蔡明亮获得由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位 [13]。2025-08-06,蔡明亮凭借执导电影《无无眠》获得第17届台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30];同日,蔡明亮开展了自己在内地的首个个展“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 [40]。2025-08-06,凭借电影《你的脸》获得第21届台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9]。2025-08-06,蔡明亮导演的作品《日子》入围第58届纽约电影节 [6]。此外,他还凭借该作品提名了第1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32]。2023年,蔡明亮执导的作品《行者》系列第九部纪录片《何处》入围第6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39]
个人生活
播报编辑
家庭生活
蔡明亮家中有七个兄弟姊妹。他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他们开了一个小档口卖干面,两人每天都要轮流带蔡明亮去看电影。 [10] [42]
情感生活
2025-08-06,蔡明亮举行《郊游》新书发表会,在会中播放了一段他和李康生对谈的影片,7分钟的内容展现了两人20多年的默契与感情。蔡明亮也首度公开承认自己的性取向,同时还澄清了自己与李康生的绯闻 。 [43]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执导作品
参演电影
播报编辑
综艺节目
社会活动
播报编辑
- 美学推广
2025-08-06,蔡明亮在台北教育大学开展《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活动,该活动也是中国台湾首创电影进入美术馆上映的先例 [47]。2016年5月,蔡明亮的《无无眠——蔡明亮大展》活动在台北北师美术馆展出,三部短片《无无眠》《西游》《秋日》在不同展厅循环播放,观众可以任意时间进场。蔡明亮表示,这种电影和美术馆的跨界合作,为双方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将是他以后的常规放映方式。 [48]
- 培养新人
2018年5月,蔡明亮担任新一届FIRST训练营导师,与“教务长”贝拉·塔尔搭档,一同与FIRST训练营学员们分享电影观念和创作经验。 [45-46]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影视类 | ||||||||||||||||||||||||||||||||||||||||||||||||||||||||||||||||||||||||||||||||||||||||||||||||||||||||||||||||
| ||||||||||||||||||||||||||||||||||||||||||||||||||||||||||||||||||||||||||||||||||||||||||||||||||||||||||||||||
荣誉称号 | ||||||||||||||||||||||||||||||||||||||||||||||||||||||||||||||||||||||||||||||||||||||||||||||||||||||||||||||||
|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蔡明亮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影最具影响力也是最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之一,在世界影坛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其影片中充斥着死亡与重生、异化与抗争,迄今为止他拍摄的九部电影作品都略显沉重并发人深省。唯一不变的是“自由”的创作元素和长镜头的拍摄模式。(《电影文学》崔睿 评) [86]
蔡明亮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影政策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在电影题材的开拓、电影语言的创新和风格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丰富和革新了华语电影的形态。蔡明亮善于营造卡夫卡式的象征性情境。在写实的影像之下,他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写意电影。其最大价值在于深刻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的严重异化,或者说,是人的死亡——正常而健康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已不复存在。蔡明亮受布烈松、巴赞、特吕弗等人的影响,其美学观是自然主义的,其电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美与丑的界限。但他的电影是缺乏认同主体的电影,大多数观众难以从中找到情感或价值观上的认同对象,难以获得审美快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孙慰川 评) [88]
在蔡明亮的电影里,人们互相碰触得不多,他们几乎不说话,他们互相观察。而假使他很清楚地知道如何将人类躯体的痛苦完美地再现出来,他也没有放弃用它来开玩笑,以此让他的作品变得如此地轻盈,却仍然能够触及到那些如此焦虑不安的灰暗地带。(《深圳晚报》史小岩 评) [87]
人物事件
播报编辑
- 抵制盗版
自2015年3月开始,蔡明亮在网络上开始了反盗版的维权行动,一年多来,他通过微博以“对贼念经”的方式发表文章30余篇 [49]。2025-08-06,蔡明亮发表《致盗版狂“蓝影网”的一封信》,质问蓝影网的盗版行为;8月21日,“蓝影网”在微博发布道歉信,公开致歉台湾导演蔡明亮,并承诺永不传播和分享盗版资源 [44];9月27日,蔡明亮在微博发布《反盗感言》,历经一年多的反盗版行动暂告结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