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观音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开元街道赵家庄村,也称为赵家庄观音庙,占地面积2021平方米,始建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为元、明、清建筑,是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寺庙 [2] [10]。
霍州观音庙坐北朝南,总体布局为两条平行轴线,东轴线为一进院,轴线上分布有山门、三圣殿、东侧有厢房、廊房、耳殿。西轴线为两进院,中轴线上分布有元代过街阁楼、观音殿,轴线两侧分布有廊屋 [2]。霍州观音庙在建筑和工艺等方面是地方建筑特色的反映,其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建造技术及风水布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5] [8]。
- 中文名
- 霍州观音庙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开元街道赵家庄村 [3]
- 所处时代
- 元至清 [1]
- 占地面积
- 2021 m2 [2]
- 保护级别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 编 号
- 6-0411-3-114 [1]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修赛蜃楼 [10]。
2015年,霍州观音庙环境整治及消防设施建设完成 [4]。
建筑格局
播报编辑
霍州观音庙坐北朝南,南北总长47米,东西宽43米,占地面积2021平方米,总体布局为两条平行轴线 [2]。东轴线为一进院,轴线上分布有山门、牌楼、武仪厅、三圣殿(玉皇殿),东侧有厢房、廊房、耳殿,东南角二层有文昌阁 [2-3] [5]。西轴线为两进院,轴线上分布有元代过街阁楼、戏台(赛蜃楼)、献殿(过厅)、观音殿(正殿),西侧分布有廊屋 [2] [5]。三圣殿与观音殿是相连的。霍州观音庙西北角留有便门 [5]。
主要建筑
播报编辑
山门
山门三间,悬山顶,面阔8.5米,进深5米。檐柱是木柱,柱头承阑额、普柏枋。三踩单昂斗拱,柱头科、平身科各一朵,琴面昂。明间平身科斗拱耍头作龙头,次间平身科斗拱耍头上有齐心斗,柱头科斗拱衬方头出头,作三幅云状 [10]。山门右书“行善天地人皆扶矣”,左书“有诚释儒道必应之”,门额上写“圣庙”二字。山门内立一座牌坊,前书“绿水常绕”,后题“禹王治水” [5]。
武仪厅
三圣殿
三圣殿也被称为“玉皇殿”,位于武仪厅北1.45米,面阔三间,进深五椽,悬山顶,通面阔10米,明间面阔3.55米,进深5.5米。有前廊,廊宽0.95米,基高0.34米。木柱上承阑额、普柏枋。斗拱三踩单昂,柱头科、平身科各一,昂身被截去。衬方头出头,柱头作三幅云,补间作龙头。三圣殿供奉着玉皇大帝、利市仙官、东海龙王 [10]。
观音殿
观音殿面阔五间,悬山顶,带前廊,面阔15.5米,进深7.2米,柱高2.95米,基高0.34米。木柱上施平板枋,上承三踩单昂斗拱11朵,柱头科、平身科各一,琴面昂,昂嘴扁平。蚂蚱头耍头上衬方头出头 [10]。观音殿同时供奉着观音菩萨、眼光菩萨、送子菩萨、药师佛、关圣帝君 [5]。
财神殿与土地殿
献殿
献殿悬山顶,有前廊,无斗拱。面阔三间9.8米,其中明间3.5米。进深四椽5.2米,基高0.9米。内置白玉观音一尊 [10]。
赛蜃楼
赛蜃楼是霍州观音庙戏台,位于过街阁楼北面,坐南向北 [5],卷棚悬山顶,筒瓦覆顶。面阔三间7.5米,明间3.75米,进深3.6米。砖制台基高1.55米,前檐施四根木柱,柱高3.28米。鼓镜础。檐柱间插骑马雀替,承小阑额、平板枋。斗拱为斗口跳,作三幅云,平身科、柱头科各一,柱头科梁头伸出。明间上部有1993年题匾“赛蜃楼”。后部砌土墙,留有上下场门,直通后台。明间平脊后脊枋上有墨书题记“民国叁拾壹年桃月督工……住持尚金发全重修”。戏台山墙两侧前部砌有小八字墙 [10]。
过街阁楼
过街阁楼位于西轴线南端,是戏台赛蜃楼的后台。因彘水流经此处,故名“彘川镇河”神皇阁楼。过街阁楼顶部正吻题记“昊川雄镇”四字 [5-6]。过街阁楼是一座纯木构干阑式楼阁建筑,重檐歇山顶,整体建筑四分之一处于上层庙院,四分之三悬空。十八根圆木柱撑起上层框架,柱间搭梁与楞木,角部插斜枋,设垂莲柱,再出斜枋十字交叉承楞木,其上铺板,距地面高度为2.4米,可过行人 [10]。
过街阁楼南面与东西两山面外檐檐柱用木柱十根承接下层檐椽,柱头承阑额、普柏枋,上置单昂四铺作斗拱十五朵。南面外檐斗拱除两转角和柱头铺作外,明间、次间各施补间铺作一朵,梢间无。两山面除柱头铺作外,施补间铺作一朵。二层三面装直木栅栏。前金柱用四根粗圆木柱,通柱,直承四椽栿一端与上层屋檐。檐下用单昂四铺作斗拱八朵,除转角与柱头铺作外,明间补间铺作两朵,次间补间铺作一朵。山面除转角铺作外中间用斗拱三朵。四椽栿北一端放置在北檐紧贴前台后墙的大额枋四铺作斗拱上,支撑额枋的木柱放在高出二层木板楼面0.95米的砖砌台基上。明间柱采用移柱造,向两侧偏移较多。明间补间铺作三朵。在台基的前沿,往前一椽架,在四椽栿及东西踩步金下立圆木柱四根,和南面的四金柱相对,构成三开间,素平础。柱上有阑额、普柏枋,置斗拱七朵,单杪四铺作重拱,柱头、补间各一。台下面阔五间12.49米,其中明间面阔3.75米,次间3.07米,稍间1.30米。进深两间四椽4.5米。上金柱周长为1.4米,上角柱周长为1米。整体构成一个封闭的内在空间 [10]。
文物遗存
播报编辑
题记
赛蜃楼明间平脊后脊枋上有墨书题记:民国叁拾壹年桃月督工:囗国囗、刘效仁、张祥瑞;香首:荀肇武、高国玺、张清俊;渠长:王中儒、张汉杰、刘效章;管赛:韦瑞祥、高维勤、荀肇峻;修理戏台水渠以及木匠:王子宜;新开南渠水渠一道泥匠:王囗子;住持尚金发全重修 [10]。
碑记
霍州观音庙内存放明代石碑《赵家庄起建关王庙碑记》、清代石碑《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补修卷棚创造掉张并备乡长碑记》《创建观音亭补修庙宇碑序》 [9]。
时间 | 名称 | 备注 |
---|---|---|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 | 赵家庄起建关王庙碑记 | 青石质,圆首。碑版160厘米×71厘米×19厘米,陈库、陈钱刻石,楷书。 |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四月 | 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 | 青石质,方形。碑版52厘米×48厘米。杨增光刻石,楷书。 |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补修卷棚创造棹张并备乡长碑记 | 青石质,圆首。碑版122厘米×54厘米×12厘米。楷书。 |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夏 | 创建观音亭补修庙宇碑序 | 青石质,圆首。碑版126厘米×54厘米×12厘米。翟九成刊,楷书。 |
参考资料: [9] |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传统庙会
霍州观音庙的传统庙会日是农历六月十九,人们往往在六月十八日晚上十二点到达霍州观音庙,等候给各路神灵上香。直到农历六月二十一,昼夜香火缭绕。庙会期间,一般请临汾蒲剧团、侯马剧团或霍县剧团来演,常演的剧目有《苏三起解》《三娘教子》《王宝钏》 [11]。
活动建设
2025-08-06,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州莺歌在霍州观音庙演绎 [7]。
文物价值
播报编辑
霍州观音庙在建筑和工艺等方面是地方建筑特色的反映,其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建造技术及风水布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5] [8]。
保护措施
播报编辑
2004年6月,霍州观音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2025-08-06,山西省文物局公布霍州观音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3]。
保护范围 | 观音庙围墙外四周10米内 |
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 保护范围向外辐射20米 |
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 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向外辐射30米 |
参考资料: [3] |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 地理位置
观音庙
- 交通信息
公交:霍州市内乘坐霍州公交1路,到达赵家庄口站,步行820米到达霍州观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