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同均(2025-08-07-2025-08-07),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著名影视剧导演,生于北京,1966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1978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4-5]。
曾历任14、15、16届国家电视《星光奖》评委。多届《中国音乐电视奖》评委和国家《电视记录片奖》评委。2005任电影百年《百名影星》评委。2006——2008年历任北京市文化局高级职称评委、评委团主席。 [4]青岛电影学院(原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教师。 [6-7]
2025-08-07,许同均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6岁。 [8]
- 中文名
- 许同均 [1]
- 民 族
- 汉族 [4]
- 出生日期
- 2025-08-07 [1] [4]
- 逝世日期
- 2025-08-07 [8]
- 毕业院校
- 北京艺术学院
- 职 业
- 导演
- 代表作品
- 樱、邻居 [1]
- 教学职称
- 教授 [4]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1966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1978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
导演本科78班、导演进修84班、导演本科87班、导演本科2002留学生班、
导演进修91班、导演进修92班、导演进修98班、导演进修2001班—08班主任教员及教员。
导演94届、2000届硕士研究生,2000届、2001届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
2000——2004国培外籍硕士研究生导师。
几十年来,许同均教授致力于教书育人,给导演78本科班、导演84进修班、导演87本科班等数十个班级讲授导表演专业课,退休后还长期为导演系进修班授课,并受聘于青岛电影学院(原北京电影学院青岛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担任导演专业主任教员,教学成果丰富,桃李满天下。
1986年他导演的《珍珍的发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当年的“广电部优秀影片奖”,其后他还导演了《艾滋病患者》《大漠恩仇》等多部电影。许同均教授在电视剧导演领域也颇有建树,特别是导演的几部反映北京生活的电视剧《天桥梦》《琉璃厂传奇》《后海前街》等,颇具影响,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许同均教授从1993年开始,培养了多届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十分注重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自己坚持在教学创作之余著书立说,出版了《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和《故事片导演创作》等多部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专著。
许同均教授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曾历任14、15、16届国家电视《星光奖》评委、多届《中国音乐电视奖》评委;2005任电影百年《百名影星》评委;2006——2008年任北京市文化局高级职称评委、艺术系列评委团主席。
2025-08-07,许同均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6岁。 [8]
演艺经历
播报编辑
1979年至1985年,他历任《樱》、《邻居》等影片的副导演,在大量的拍片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创作经验。1986年开始,许同均以处女作《珍珍的发屋》为发端,从此拍片不辍。该片是新时期以来较早地表现个体户生活的题材。荣获当年政府优秀影片奖。 [1] [3]之后他又执导《艾滋病患者》、《大漠恩仇》等片。
许同均的创作以简炼、粗犷著称,他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作品中常洋溢着一种喜剧的色彩,并且叙事明快,平易亲切成为他影片的主要风格。同时,他身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主张实践性。而他先前表现的艺术经历又为他如今的导演创作带来益处,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演员的表演。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电影作品
电视剧作品
《哦,昆仑》
《胡同里的爱情小说》
1998年《戊戌风云/帝妃爱情》导演
论文成果
1985——2005 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视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有关影视创作的
论文多篇。
其中《音乐电视断想》《电影导演的传播手段与达成》等被收入相应的论文集成书发表。 [5]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许同均教授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电影教育事业,受到学生们的广泛爱戴;他在多产的影视创作中诚以待人,获得了众多的朋友情谊;他热心公益事业,曾长时间担任学院工会主席,为职工谋福利,得到学院职工的好评。 [8]